​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5周年,推动京剧艺术走进高校、走向青年
2019-11-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同济大学/图 

“梅韵流芳”——梅兰芳先生京剧艺术及爱国事迹展、“梅韵久传”——梅派京剧《红鬃烈马》(上)专场演出、“国粹、大师与育人”梅派艺术与京剧的高校传承研讨会、“传承与创新”全国高校大学生梅派艺术研习训练营……同济大学与上海京剧院联合主办的“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上周末起陆续推出。

由同济大学与上海京剧院合作复排的梅派京剧《红鬃烈马》(上)专场纪念演出在上海京剧院周信芳戏剧空间首次献演,并由同济大学大学生京剧社师生进行演出。

本次演出的剧本,是由同济大学大学生京剧社指导教师、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李健博士以梅葆玖先生静场录音为基础整理出的演出本。上海京剧院年过八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张南云先生担任复排导演,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及周信芳先生的入室弟子、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先生担任艺术指导。

演出现场气氛热烈,两位老艺术家还登台与师生和青年演员共同清唱了梅兰芳大师的京剧片段。演出还邀请了沪上多所高校的学生共同演出,呈现了多年来上海高校联合专业院团传承传播京剧艺术的育人成效。

“国粹、大师与育人”梅派艺术与京剧的高校传承研讨会此间也在同济大学举行,围绕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京剧艺术的育人功能、推动京剧艺术在高校的传播及传承这一重要议题,结合近年来各自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众专家发表见解,建言献策。

专家们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艺术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育人资源,高校和专业院团要进一步加强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更为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和模式,携手开展多方位、跨学科的合作,加强京剧艺术相关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通过“舞台+讲台+平台”协同,让更多青年学生有机会走近京剧艺术,切身感受国粹的魅力所在,从而热爱京剧艺术、传播京剧艺术。

与此同时,面对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专业院团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坚持传统的同时要打造一批面向高校青年学生的精品剧目,并善于运用新兴的传播技术和方式,促进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相融合,推动京剧艺术更好地走进校园、走向青年。

梅兰芳先生不仅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师,他还是一位正气凛然的爱国主义者。 《“梅韵流芳”——梅兰芳先生京剧艺术及爱国事迹展》自即日起至本月25日在同济大学衷和楼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同济大学/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