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国际范”的护士如何拿下这个冠军?考验的不止技能,更是沟通
2019-11-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胜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护理操作,更多的在于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在第八届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上,代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参赛的护士张咏和党叶凡获得境外组第一名。    

两名选手以其专业的技能、精准的判断、默契的配合,以及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征服了在场的评委。但两人笑着说,比赛中的发挥都是日常工作状态,有惊喜,也是常态。

- 护理,更多的在于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 -

这场已举办了八届的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早已成为沪上护理业务水平的一张亮眼名片,也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护理院校及医院代表团参赛。本次大赛邀请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共35支国内外知名护理院校和医院代表团参赛,分国内医院队、院校队和境外队三个队同时进行。

与国内常规的护理操作竞赛不同,国际护理大赛全程全英文比赛。同时,比赛并不局限于某单项的护理操作技能,而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伴随病情的突发性,不仅强调临床护士的专业操作技能,更是考验他们的应急能力,协调管理和评判性思维的综合能力。“竞赛的核心是考验‘技’和‘能’,技术只要实施了就行,难在‘能力’,这包括对选手沟通、协调、管理和评判性思维的综合能力。”大赛协办方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朱爱勇说。

“比赛中,我和党叶凡的标准化病人是一个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患者,其实这是个临床很常见的病例,病人有很多的导管,胃管、引流管、留置针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护理。”护士张咏说,胜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护理操作,更多的在于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

说起平时的工作,张咏告诉记者,护理工作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简单,他们必须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在给病人提供任何治疗与护理时,他们都会主动给病人解释治疗与护理的目的性,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还有疾病的宣教,而不仅仅是等着病人来问。“所以比赛中也是一样,病人说了她想吐,我们除了在医疗及护理上给与了她一定帮助,包括用药及摆放舒适体位,同时也告诉了她及家属呕吐的原因以及如何缓解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 注重多元文化,培养护士“国际范” -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入驻,外籍病人的人数也在逐日递增。而近年来,国内外护理人才的缺口是国际难题,招聘培养精通外语的护士更是难上加难。

说起对护士的培养,上海嘉会国际医院首席护理官童连云说,“医院的病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护士培养上,不仅要专注于护理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于多元文化与服务理念的培养,外语水平的提升,我们希望综合能力的培养能让护士们更与国际接轨。”

除此之外,在职业发展规划上,嘉会的护士有内部的晋级机制。新护士进入嘉会后,都会跟她们分享嘉会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他们朝着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发展,比如: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护理管理等,让护士们切切实实的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轨迹。

据了解,今年3月,嘉会国际医院还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合作建立教学基地,今年7月已完成54名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工作,未来,嘉会会进一步与健康医学院合作,力争开展护生的实习带教;而这也将进一步缓解国内护理人才紧缺的难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