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苏河秋韵,一半砖瓦故事!千名市民开启15公里“建筑可阅读”微旅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打卡刚开放的苏州河健身步道华政段,感受苏河秋韵;漫步新华路、愚园路这两条落叶不扫的景观道路,感受“可阅读”的建筑。
今日,“百万市民看上海·身边的远行”2019上海滩100公里系列活动之长宁“建筑可阅读”微旅行在中山公园鸣笛开走。近千名上海市民组队报名参加,通过15公里的徒步微游线路,感受苏河秋韵、砖瓦故事。
泛黄的银杏、飘落的梧桐,最近的上海别有韵味。此次15公里的微旅行线路,从中山公园出发,途径苏州河步道、虹桥河滨公园、新华路、愚园路、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等长宁特色路段,最终回到中山公园。
参赛者打卡了今年刚刚开放的苏州河健身步道华政段,曲径通幽,感受繁华深处的静谧,沿着苏州河一路向前,走访刚改造完成的虹桥河滨公园,木质复古的休闲长廊、精细别致的浮雕壁画、蜿蜒曲折的河岸扶栏,感受苏州河之美。沿途,参赛者需要完成指定地点合影等“小任务”,让徒步变得更有趣味。
微游漫步至新华路、愚园路,有的就不止是秋色,还有“可阅读”的建筑。新华路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素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之称, 新华路211弄的外国弄堂、329弄的新华别墅均出自著名设计师邬达克之手。
经过微更新的上生·新所也早已成为了魔都网红打卡地,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墙壁上的二维码,就可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
参赛者中,青年占多数。顾小姐与同事一行8人放弃了周末休息,一早8点多就赶到中山公园,等待出发。15公里徒步对他们来说挑战不小,但顾小姐表示,他们愿意用行走来了解长宁。
以前好几次经过愚园路,这些青年并未了解过愚园路上的建筑故事。今天,顾小姐第一次系统走访了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路易·艾黎旧居、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等,一路走,一路看,行走的同时,阅读愚园路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赛者中还有百余名汉服爱好者,他们身着汉服,飘逸的裙摆、精致的妆容,以秋色为背景拍下最美的倩影,国风古韵瞬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长宁区表示,2019上海滩100公里系列活动之长宁“建筑可阅读”微旅行的开展,体现了长宁在文化、旅游、体育三大方面的融合发展与深度探索,将更多城市文化空间、休闲滨水空间等惠民发展成果与百姓共享,通过可参与、可感知的形式,让更多人走出家门,品读这座生活的城市。
据悉,2019上海滩100公里系列活动之50公里、100公里徒步还将在上海各区陆续开展,让更多人可以用脚步去丈量城市脉络,用心灵去感知城市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