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了!上海宠娃狂魔用粘土捏玩具,哪吒、小红帽……你能想到的全都有
2019-12-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爸爸,你说的哼哈二将长什么样?” 

几天后,徐时欢就将哼哈二将的粘土制品放到了女儿手中。

“爸爸,我喜欢小恐龙。”

晚上,徐时欢就将超轻粘土制作的绿色小恐龙放到了女儿的书桌上。

闵行区这位“80后”父亲,就像女儿的“哆啦A梦”,自2013年女儿出生后,便用一双巧手随时准备用粘土为女儿捏出想要的玩具。

一起做玩具,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父亲与女儿,相伴着成长。

自学成才

  爱手工的父亲为女儿开启粘土之路  

2013年之前,徐时欢的人生与粘土制作无交集。从小喜欢手工的他,住在村落时便常在地里走,喜欢玩泥巴。

初中时,徐时欢开始接触美术。在读了四年美术中专后,大学又主修艺术设计:“大学毕业设计是以儿童玩具为选题,加深了对手工的兴趣。”

不过大学毕业后,徐时欢还是选择了零售行业,一做就是十年,做手工成了他的解压神器。后来,徐时欢换到文化系统工作,有了更多时间制作。

真正让徐时欢开启玩泥之路的是2013年,那年他喜得千金,变为“女儿奴”。孩子长大需要玩具,不过在徐时欢看来,“买玩具不如自己做,还能一起玩,多有意义。”于是他开始了第一个实践——用橡皮泥做了个蓝精灵。不过由于材质过重,脚细的蓝精灵站不住。

几次寻寻觅觅,徐时欢发现了超轻粘土这一材质,不但售价便宜,做起来方便,做完后也只需自然干,体验度相当高。

如今,走进徐时欢的家里,就如走进了一个卡通世界,十二生肖、孙悟空、哪吒、进宝、宠物小精灵、变形金刚、钢铁侠……零零总总有上千件作品。女儿喜欢的公主系列、小恐龙、猪八戒背媳妇等,放在了醒目位置。

妻子很支持丈夫的兴趣,这次“双十一”,她还网购了好几公斤的粘土为丈夫“囤货”。

惟妙惟肖

  现场制作青春上海绅士鹿和“青年报”  

目前,徐时欢家里的工作台如单人课桌大小,桌上放着几罐红黄蓝黑白五色粘土。他告诉记者,他能用红黄蓝三原色混合捏出各种颜色,配上黑白色,完成各种作品。工具也十分简单,只要一把尺、一把塑料刀,剩下的就是基本动作,揉、捏、压、贴等,“简单来说,只要有一双手,就能做出粘土作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询问其能否创作一个和青年报有关的作品。爽快的徐时欢在了解了“青春上海”的吉祥物绅士鹿和《青年报》报头后,开始了制作。

取出一团红色粘土和一团黄色粘土揉搓,变成了想要的橙色,可做绅士鹿的身体,灵活的手指又一一捏出了长颈鹿的形态、衣服。绅士鹿捧着的“青年报”,则用红色粘土打底,白色粘土搓成小细条,用塑料刀一根根贴到红色底板上,拼出“青年报”字样。

前后只20分钟,徐时欢就将平面图变为了活灵活现的立体作品:“通常第一次创作都是要打草稿的,这个还有要改进的地方。”

寓教于乐

  开公益课将玩泥的快乐带给更多孩子  

作为一名有耐心的父亲,徐时欢注重陪伴,更想将玩变得有意义,他制作的不少作品,寓教于乐。

每天睡前,徐时欢都会给女儿讲故事。讲起《封神演义》里的哼哈二将,女儿的问题多了起来:“他们长什么样?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第二天,徐时欢就重新查找资料,对照书中文字,用粘土制作了哼哈二将和坐骑,表情惟妙惟肖,女儿看到后一下就乐了。

给女儿讲《小红帽》时,徐时欢用粘土做了一套指套玩偶。小红帽、奶奶、大灰狼和猎人都套在了他手上,边讲故事边演绎的同时也告诉女儿:“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话。”

这几年来,从静态作品,到结合八音盒、走路机芯、电子元件制作的创意作品,徐时欢都在潜心研究,玩出新花样。他觉得,工匠精神就是全情投入,将事做到极致,这条路上,他还要慢慢走。

目前徐时欢考虑把玩泥的快乐带给更多孩子。去年和今年暑假,他在闵行区群艺馆开设了公益课,教小朋友玩泥,还为此制作了一本简易小教材,简单7步就能做跳跳虎、小章鱼、坦克车。

现在,他用空余时间走进幼儿园、学校,将传统文化和粘土融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不同难度的公益课程。

最近他就为公益课准备了一盒5种颜色的“馄饨”,如绿色馄饨是蔬菜汁,黑色馄饨是墨鱼汁,馄饨馅所需要的肉、香菇、白菜,他都用粘土制作了原形,甚至还用粘土制作了如何包馄饨的步骤,“又能做手工,又结合家务劳动一起教,让孩子在玩中学。”

 作品大围观 

在徐时欢家里,还有哪些作品,跟着镜头继续看吧,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最庞大作品  56个民族姑娘有同一张脸 

一个透明收纳盒,里面叠放着徐时欢最庞大的作品——女生版56个民族人偶。一个个和食指差不多高的小人儿,都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为了区分,徐时欢还在粘土人偶的脚底板上写上了民族名字。

制作这一系列,是因为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开学第一课要求了解56个民族,想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徐时欢深感这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

于是他开始查找各民族的卡通形象,保安族、独龙族、怒族、基诺族……很多少数民族他也是第一次了解。

第一个完成的人偶是满族姑娘。因为时常看清宫戏,女儿对清朝格格很熟悉,徐时欢就做了穿粉红旗装的格格,女儿爱不释手。

服饰有些相像的侗族和苗族,徐时欢也花了心思。由于银饰是两个民族盛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粘土制作后,他还特意调了银色颜料涂在头饰上,质感上与实物更接近。

9月1日,徐时欢着手制作,快的时候一天能做六七个,终于赶在十一前全部完工。56个人偶,虽然服饰各不相同,但却拥有同一张脸,因为“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因为我有女儿,所以先做女生版,下一次考虑做男生版。”

 最怀旧作品  爆爆米花的师傅 

还记得黑色“大炮型”爆米花机吗?机器架在火盆上,手摇式转动,随着“砰”的一声,喷香的爆米花出炉,带给很多“80后”香甜的童年记忆。

徐时欢也不例外。小时候爆米花是“奢侈品”,一到周末,他就拎着马夹袋,带着大米和白糖去排队“摇”爆米花,看着炉子上指示表盘指向红色区域时,就跑远几步,用手捂住耳朵,等着爆米花“绽放”。接着便拎着一袋热腾腾的爆米花,做这条街上“最靓的崽”。

就在半个月前,徐时欢在修手机的路上又偶遇小时候的爆米花,熟悉的场景和少年时的美好记忆,让他突然有了用粘土制作的想法。

用快递的泡沫填充物做底板,用吸管做架子,用粘土捏出了爆米花机、火盆,还有穿着解放鞋、军绿色衣服的师傅,甚至细微到机器上的指示表盘都制作了。“这个作品可以跟女儿分享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一碗大米可以换满满一袋爆米花呢。”

 最“时尚”作品  “会走路”的垃圾桶 

一套“会走路”的垃圾桶,四种流程图,能了解分类完成后的垃圾都去哪儿了。这套粘土垃圾桶及系列模型,也出自徐时欢之手,给四分类垃圾桶配上萌萌哒表情,还装上发条和“腿”,为的是让更多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垃圾分类。

他还用粘土配套做了榴莲壳、小龙虾壳、纸尿裤等四五十个“垃圾”,用于分类练习。如今两套模型都放在了社区邻里中心。

徐时欢的女儿还有一套独一无二的玩具——垃圾分类飞行棋。所有的棋子都是粘土做的四分类小垃圾桶。每次玩之前,都要抽取小卡片回答一个垃圾分类的问题,“包了口香糖、擦了鼻涕的纸巾,是湿垃圾吗?”“铅笔属于哪类垃圾?”回答正确才能走。

“我很早就知道榴莲壳是干垃圾。”6岁的女儿骄傲地说道。此时,徐时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