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高中生脑洞真大!一条陕西北路,被他们“玩”出了花样
2019-12-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这是我设计的文化T恤,酷吧?”民立中学陕西北路文创产品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林炫宇当场展示了自己的杰作。

当很多人眼中的陕西北路还是一条马路时,在“00后”看来,它已化身为一件件具体的文创产品。

受访者/图

“荡马路”荡出设计灵感

  中学生变身设计师,推广历史文化名街  

12月8日是上海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纪念日。台上,上海史专家薛理勇、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曹永康等开讲“静安区经典建筑与保护”。台下,由民立中学高一学生自己DIY设计、销售的文创产品正被爱好者抢购,这群高一学生也是陕西北路文创学生设计团队。

之所以会诞生一支团队,是源于一个校本课程。原来,民立中学副校长姚伟国开了一门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了解与学校相邻的陕西北路,使它能在历史悠久的民立校园里普及。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催生出一支陕西北路文创团队。姚校长透露说,团队的核心成员均来自该校高一新生,有十多人。学生们用自己的智慧针对陕西北路的各个历史建筑制作时尚文创产品,现阶段已有了十几种产品。

民立中学高一学生林炫宇是文创团队的发起者。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沟通后,很快就搭建起一支核心团队。大家分工有序,有摄影组、策划组、宣传组、设计组等。林炫宇原本想将照片印在文化T恤上,但待前期摄影组到马勒别墅采风后他才发现,想将摄影作品印到衣服上有难度。“因为分辨率很低,T恤上的图片要用专业的AI稿。后来通过相关人脉,请了专业人士才设计出来。我们学生主要负责前期的调研、设计,后期老师会帮助我们生产文创产品。”林炫宇告诉记者。

陕西北路上有诸多历史建筑。在筛选文创产品的创意时,林炫宇有自己的思路:“每个产品背后要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DIY的文创产品十分贴近生活,所以产品有冰箱贴、明信片、文创T恤、马克杯等。考虑到陕西北路以前还地处租界,所以我们在一些产品上用了中英文对照。”

受访者/图

为了汲取灵感,林炫宇会利用课余时间,在陕西北路上来来回回踩点,实地考察。在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他把可以免费取阅的宣传册都拿回家仔细研究,还看了几段有关陕西北路的纪录片。

陕西北路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名街,是不少外籍人士到上海旅游的必经之地,为了方便他们参观旅游,这支学生团队成员还制作了双语版的陕西北路旅游指导手册。

林炫宇介绍说,制作陕西北路导游手册的重担委托给了黄诗云同学,她主要负责其中的中英双语文字编辑部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黄诗云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十分感兴趣,所以渴望做一个行者,让更多游客能够了解到陕西北路的这段峥嵘历史。通过查阅历史书籍和网络以及再三修改,文字稿终于出炉。

记者了解到,在制作过程中,黄诗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何让文章同时具备文字优美性和信息性?最终,她决定用抒情散文的方式,真实再现陕西北路的那段历史。虽然黄诗云的英语不错,但将一长篇散文翻译成英文绝非易事,所以斟酌再三,她最终采用了意译的方式:“相信有了我们做的手册,外国朋友来上海一定会慕名来陕西北路瞧一瞧,看一看。”

文化元素+当代物品

  再现陕西北路的传奇历史  

同为设计团队的核心负责人,吴玥彦眼中的陕西北路是一条“很有文化历史的老街”。这位看上去有些腼腆的高中女生引用了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话:“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认为,当代建筑界普遍认为,美的创作应该是建筑师的最高职责,从历史性角度看,它不仅决定一座建筑物,一组建筑群,更是一座城市重大价值的美学标准。陕西北路上有很多值得欣赏和回味的经典建筑。比如怀恩堂、西摩会堂、马勒别墅等。这条文化休闲街由21处名人名居串联起来,像是一根闪耀着光芒的项链,每一栋建筑都是璀璨的珍珠。

记者了解到,这支学生团队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属于自己的logo。林炫宇介绍说,logo以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为主题,运用粗体字体现logo的中心陕西北路,使用中英双语表现它在历史上与国际的交集。logo的整体画面由一条由浅至深再渐变为浅色的对角线使画面分为二分之一。c&c表明culture and creative,是文创的意思。从它的渐变中可看出陕西北路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logo的画面富有对称美,因为以陕西北路历史文化为主题,所以一半为history(历史),另一半为culture(文化)。这虽然是两部分内容,但同时出现在整个logo中,能体现历史文化与陕西北路的结合。在history和culture底下有三根线,组成了一条路。运用透视的视觉效果与c&c的对角线相印衬。logo底色为浅米色,文字和图案以暗红色为主,体现陕西北路上的红色文化与历史。暗红色的“陕西北路”在浅色的映衬下更显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现场,吴玥彦向众人展示了一张学生自己DIY的海报。“海报当中选取的三张照片都是在陕西北路上拍的,有白天也有夜晚,时间的转变体现了陕西北路经历风雨后的宁静与安详,在海报中间也有陕西北路的英文,表现东西大陆的文化交流,而右上角的‘文创设计'则是我们团队的主题与目标,通过陕西北路的文化元素与当代物品的结合,再次为大家打开历史的大门,呈现陕西北路那段传奇般的历史。”

  ═  对话设计团队 ═ ═  

陕西北路历史名街承载了很多记忆

记者:你们目前有哪些文创产品?在现场销售得比较好的是哪些?

吴玥彦:为了更好地宣传陕西北路,我们目前制作出了书签、明信片、魔方、马克杯、日历、冰箱贴、文化衫等文创产品。服装也是我们制作的产品之一,有一款文化衫上印有的图案是马勒别墅,另一款是西摩会堂。我们尽可能选择地标性的,能讲故事的元素。其中,马勒别墅的照片是我们摄影团队的成员专门去拍摄的。

从现场购买的情况来看,徽章、马克杯、明信片最受大家的欢迎。

林炫宇:我们设计的书签颇具特色。它们可以夹在书本里,也可以将这印有陕西北路元素的明信片赠予远方的老友,与他分享这条街的历史气息。

记者:你们打算如何对这些文创产品定价,打通销售渠道?

林炫宇:作为学生,我们的目标不是销售,而是将这些产品带到今年年底的爱心义卖活动中,为慈善活动筹款。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开出的是成本价。至于何时回本,需要等产品全部卖完了才知道。

记者:在成立文创团队的过程中,你们对这条马路有何特别的感悟?

吴玥彦:曾经有许多名人住在这里,陕西北路历史名街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春夏秋冬,漫步在这条路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座建筑,更多的是建筑的文化氛围。

林炫宇:陕西北路的文化犹如一位长者,静静地站在那里,为你诉说着这一个世纪悲欢离合的故事,哪怕是世事变迁,它们都在这里诉说着人生故事,为大家复原当时的场景,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