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DIer:展示综合素养诠释创新力量
2019-12-12 教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朱筱丽/文 周紫薇/图

来自全国的4000多名创意精英经历团队挑战和即时挑战,展示了DIer非凡的创新力和综合素养。本次上海共有66支参赛队参加2019 DI中国区年度成果展示活动,其中26支参赛队获得DI文艺复兴奖,14支参赛队获得DI达芬奇奖,7支参赛队获得即时挑战奖第一,1支参赛队获得DI探索精神奖,这些参赛队将获得DI全球赛选拔资格。除此以外,上海还有5支参赛队获得DI明日之星奖,21支参赛队获得DI创新思维奖。

在现场,明日之星及五大类挑战频现亮点。无论是服装道具的设计制作能力、现场操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是短剧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们的综合素养都在这个DI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直击现场:团队协作,毫不怯场

一提永昌,大家即会异口同声地说,“哦,就是去年那支全球赛的大满贯。”正因如此,今年永昌备受关注,当然也不负众望。今年永昌学校参加的是技术类挑战,亮点是那只利用发条制造的皮皮虾飞船,弹眼落睛的道具获好评。

可赛前,这皮皮虾也让他们惊吓不轻。“距离比赛只有不到2个小时,队员发现皮皮虾虾尾有损坏,当时大家都很着急,但是大家都没有互相埋怨,最后用热熔胶把道具修好。”队长李知清说,为了比赛,队员们早早地起床,检查每一样道具和资料,经历过市赛的他们更加从容淡定。

队友们说,通过这次国赛,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到了更棒的创新性思维,参与DI让我们受益匪浅,一起承担失败的痛苦与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或许只有参与过DI的校友们,才能明白DI的魅力所在。

老牌队伍表现突出、新军队伍表现不俗。来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高智商的熊孩子们”队参加了挑战B初中组的展示,需要学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工程技术与设计、戏剧艺术技巧等,描述一个外来物种来到新的栖息地后产生的神奇变化。

队员们创设的故事情境为一只树袋熊来到上海后,由于缺乏作为食物的桉树叶而饿得奄奄一息,最终通过基因嫁接技术让一棵榆树长出桉树叶而获救。在道具制作过程中,队员们使用传感器、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制作了栖息地变化的机关,让榆树重获新生,结合发泡剂、泡沫板等将废物再利用,制作了整个舞美的主体。

在全国赛场上,队员们精湛的表演,配合精美的道具,吸引诸多师生驻足观看,赞叹连连。尤其在榆树重获新生的瞬间,所有道具灯光亮起,制造了极其震撼的舞台效果,让评委老师们都不禁鼓掌。

成长收获:提高效能、锻炼能力

曲阳第二中学是DI模范校,在上海市赛时,就收获两枚奖牌,成了“双料冠军”。这次国赛展示,他们也收获了裁判和观众的好评。他们主要讲述了一个“白菜王国”沉沦再复兴的故事:一名“魔术师”妄图占有王国,在国王和忠心的大臣们的努力下,团结一致,最终正义战胜邪恶。

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设计制作了一个“侍卫”,由可乐广告品作为身体,海报纸作为外饰服装,通过控制板,实现侍卫可以自行120度往复旋转。在设计中心挑战的核心桥梁结构时,队员通过平时的观察,设计了类似“烧烤架”的一个桥梁结构,通过多次测试与修改,最终设计并制作了相对合理的桥梁结构,并可以满负荷完成承重任务。

精彩的展示现场,难免有小插曲。道具搬运过程中,由于长途颠簸,道具损坏是常事。检查、维修道具成了当务之急。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初中组的“思无止境”小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影响力背景板”的滑轮出现了卡壳,急需一把最小号的内六角螺丝刀才能维修。再细心也难免有疏漏,其他工具都带全了,就是少带了一把内六角螺丝刀。队员们在一个个敲房门后,终于获得了帮助。

在即兴类挑战D的赛场上,考验着队员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瓶瓶罐罐也成了他们的声效来源。进才中学北校抽到的即兴要素是“强听力”、“洗车场”,他们快速地进行了任务分工,设计了解决方案,模拟的声效获得好评。

现场一位随行观摩的家长说,这样的即兴类挑战非常好,展示了超强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所有的参赛队伍都是好样的。

赛场黑马:首次参赛就尝甜头

今年最大的改革是工程类挑战“纸牌奥秘”——摒弃木质结构,启用全新的纸牌作为结构。正因为如此,利用同样的材质、制作不同的结构、完成挑战任务,这样的赛题更具吸引力。

第六十中学第一次参加DI就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成功完成挑战任务。领队老师韩轶翔说,师生们花了大量时间在长期题的训练上,每晚踩着月光出校门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由于今年是要在现场8分钟内搭成一座跨度尽可能长却又尽可能载重物的纸牌桥,如何同时高效完成任务始终是需要攻克的难题,在多次失败之后,队员们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造桥理念,并不断加以完善。

“日常的训练艰苦而单调,我们想过放弃,相互之间也多少有些抱怨,但我们深知没有天生的学霸,一切都是厚积薄发,学习如此,投身DI亦是如此,我们坚信: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韩老师说。

赛场黑马还有长征中学。他们的故事围绕“火烈鸟”而展开:初来乍到的火烈鸟和古灵精怪的沙漠动物、好奇鬼小明和“走火入魔”的博士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奇妙相遇。借鉴歌舞剧的形式,在作品中多处地方穿插采用男女对唱、人声合唱、男声rap的形式进行角色对话或是讲述故事剧情,在所搭建的舞台中间有一个圆形舞台,其中藏匿着我们物质技术的体现,象征开启录像带的REC灯光控制,模拟地下水总泵,通过融入声光电的元素使作品得到更好的提升。

努力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在尝到了甜头之后。

立体呈现:创意与生活相结合

今年的赛题与生活紧密相连,技术类挑战A就是要求在八分钟短剧里融合一个实实在在的发明物。卢湾高级中学展示的是时下最热门的发明物:智能识别分类垃圾桶。这个智能垃圾桶利用micro.bt开发板,通过电脑编程控制颜色传感器识别红、绿、蓝三种颜色,进而控制三个舵机的工作。再利用机械工程的传动原理控制三个垃圾箱盖的打开与关闭,从而实现垃圾的智能识别与分类。

垃圾箱上可爱动物的眼睛处,micro.bt还分别控制了两组LED灯,更加生动地展示了当垃圾被智能识别时箱子的反应。当识别出有害垃圾时,红外距离感应开关控制了一组红色LED灯和一个声音报警装置,来展示出有害垃圾出现时的危险程度。

科技类挑战A强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亮相之时,惊艳了所有观众。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现实的游戏设计者,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取胜,就发明了一个融合各种棋子能力的辅助战车,帮助残疾的马将黑王击败,最后取得胜利。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精致的道具,切合赛题的发明物,令他们收获了阵阵掌声与好评。

队长张闻悦介绍说,他们的发明物是能帮助残疾的马站起来的装置,“国庆70周年大典,有一位残疾的老兵,眼睛手脚都受伤了,但是还想重回战场。”张闻悦与队员们交流后,将这一幕变成了他们的奇思妙想。

珍惜遇见:一份特殊的缘分

同济二附中高中组今年参加挑战A的展示,首次站上国赛舞台,他们做了精心准备。DI赛后,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中学生与来自波兰的代表团进行了一场热烈的友谊交流。上海队员准备了徽章、波兰队员准备了巧克力与饼干。双方一见面就互赠礼物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你教我一句波兰语、我教你一句中文,双方都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上海学生介绍了上海的地标与风景,欢迎并邀请他们来上海游玩;波兰学生也十分热情地向上海学生介绍他们的故乡,让大家感受到不同文化与地方的魅力。 

珍惜特别的遇见让这份情谊沉淀。随着突如其来的生日祝福,让徐汇光启创新基地的队长高玉麒真正体验到了惊喜的感觉,“当接下泡面、同学说散了之时,我以为就结束了。可是下一秒,蛋糕就出现了。愣了一秒后,心中只剩感动与惊喜。这一整个行程,都将成为记忆中永不磨灭的记忆。”此前,他听闻同学们要通过送方便面来帮他过生日时并未想到还精心准备了蛋糕。当同学们唱响生日歌、递上蛋糕时,他的脸上洋溢出意外的惊喜。

蛋糕的甜,训练的苦,在领队和队员的心中体味。领队老师吴骁奕坦诚地说,中心组队比学校困难大太多:来自不同的学校、永远凑不齐的时间,但也正是这种缘分,使大家更珍惜彼此与团队。

中职校里的DI佼佼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今年派出两支队伍赴国赛展示,成功地将文艺复兴奖、达芬奇奖、即时挑战奖三块奖牌收入囊中。

丰硕果实背后都是满满的付出。纳米核心2.0队这次选择了科技类挑战B“初次接触”。赛题要求队员调研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在它与栖息地初次接触后互相改变对方的故事。今年的赛题中,队伍遇到了一个往年从未有过的挑战——整体表演需以环形舞台呈现。这种不同于以往用单向展示的表现效果,注定了队员们无法用常规的背景板布置、舞台走位等。

这样的挑战并没有难住这群热爱DI的队员。经过讨论,最终小队决定以歌舞剧的方式呈现整体舞台。因此队员们在寻找音乐后自发填词,并排练唱歌与角色走位,用歌剧的形式带动情节发展,推进情绪的提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化舞台。

纳米核心2.0战队遇到了尴尬——有四个同学要参加12月7日的学业水平考试。这样的尴尬局面,的确让团队纠结了很久。在学业与比赛的双重压力下,四个同学仍然坚定要参加比赛的决心。

7日下午,队员们顺利抵达赛场。为了表演的精益求精,为了道具的准确无差,队员们一直排演到深夜。第二天比赛如期而至,“经历过困难,但我们从没放弃,越战越勇!”队员们表示,奖项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最终一切的结果都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将是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颁奖典礼上,当大屏幕上出现我们学校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激动地尖叫起来,队长头都不回地往领奖台冲。所有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队员们的心声的确能反映出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

上海领队发出最强声音:你们是最棒的!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领队向培滢老师说,经历的困难和问题一句两句话道不尽,但是大家团队协作,从技能和解决问题方式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已经是真正的“小大人”了!参加DI的同学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拥有各自不同的想法,虽然过程中小小的争执是必不可少的,但正因思想的碰撞,才促成了这个优秀的团体!在准备DI的过程中,虽然有无数困难,但在这里没有长久的不良情绪,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因为DI,所以热爱!

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领队老师表示,学校已经连续三年参加DI比赛,从无到有,从市赛到国赛,再到如今一举夺魁,所有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全体队员的努力训练以及家长的全力支持。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发项目,搭建平台,让更多学生体验科技的魅力,从而推动科技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朱筱丽/文 周紫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