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柜想要进社区?这些问题得先解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除署名外)
近日,一些可以对电瓶进行集中充电的充换电柜出现在上海街边和部分居民区。“目前在上海投放的充换电柜主要包括e换电、智租出行、骑大师、柜满格等,除了柜满格是充电柜外,其他3款均是换电柜。其他还有易骑、魔动等品牌也投放了一些柜子。”据上海市消防协会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分会会长周敏生介绍,上海目前的充换电柜保有量在1000台左右。
虽然目前大多数充换电柜的用户仍为外卖骑手,但对于进军居民区,不少企业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此前官方披露的数据,上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900余万辆。相比外卖骑手市场,居民市场无疑是一块更大的蛋糕。不过,想要分到这块蛋糕,充换电柜企业还要越过多道坎。
充换电柜安全性测试现场。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图
第一道坎 火情得“锁在柜子里”
首先便是充换电柜的安全性。“柜子要放,首先要安全,不能用一个问题去覆盖另一个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你放在家里充电容易着火,你不能放在柜子里也出事,甚至比家里还严重。”上海市消防协会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分会会长周敏生强调,不能让充换电柜变成公共场所的一个隐患。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从技术角度看,锂电池起火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像人一定会生病。”而充换电柜企业要做的就是把火情“锁在柜子里”。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多款充换电柜,均拥有自动灭火系统。今年10月25日,上海市消防协会电动车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分会在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上海消防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随机抽取e换电、智租出行、骑大师、柜满格4家企业的充换电柜产品进行防火性能测试。在测试中,1款充(换)电柜在起火后自动灭火装置未起到明显作用,燃烧时间较长,且产生了大量刺激性气体,而其他三款充(换)电柜均在电柜起火后迅速“自救”,通过内置的防火装置将火情及时扑灭。
此后,消防部门又牵头在外地再次开展充换电柜产品防火性能测试。“第二次实验要求模拟电池在满电状态下起火的状态,我们还要求起火后该系统自动相应,并在5分钟内实现灭火,其次是要求柜的外形不能在起火后严重变形,扑灭之后20分钟内不能复燃。”周敏生透露,此次实验要求也更为严苛。
第二道坎 电池质量得过硬
起火后及时灭火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源头上降低起火概率也是换电柜企业竞争的焦点。今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落地,其中规定,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V。对于整车质量的限定,意味着较重的铅酸电池将大范围被轻量级的锂电池取代,对锂电池质量的把关也显得愈发重要。某换电柜企业负责人认为,电池质量已成为换电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能靠柜子兜底,电池老着火那也不正常。就算没有蔓延火势,企业烧的也没底气了。你现在放在柜子里着了,老百姓会想会不会放在我车上着火。”
记者注意到,虽然新国标要求电动车的电压不能超过48伏,但不少换电柜企业仍然向用户提供60V的电池。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老国标车仍然有大量存量,因此短期内60V电池仍有市场需求,不过长远来看,部分换电柜企业可能需要及时更新符合新国标的电池。
第三道坎 改变充电习惯仍需时间
除了安全因素外,多名业内人士指出,要想让市民真正接受充换电柜,企业仍需要在便利性上再下功夫。
“对居民而言,第一层的需求还是便利性,甚至可以具体到‘我楼下有没有’。”易马达科技(e换电)联合创始人江旭峰表示,公司在成都试点时曾发现,居住在靠近换电柜放置点的居民会更愿意使用换电服务,但如果换电柜不在楼下,居民则普遍没有使用意向。他认为,市民对这种新兴能源方式的接纳与习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是改变充电的习惯。”
“现阶段市民‘产权意识’比较强,还是倾向于用自己的电池,不愿意租电池,我们这边一开始年轻人用得多。未来我们计划增加刷卡功能、人脸识别认证,方便老年人使用。”换电柜品牌“骑大师”CEO刘先锋透露,目前公司在上海投放的20多个换电柜大多都位于居民区内,用户中骑手用户数量和居民用户数量的比例在3:7,未来他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用户的比例。
第四道坎 价格需更“亲民”
除了充电习惯的养成,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充换电柜应该以什么样的价格进入小区也是不得不算的一笔账。“老百姓在家充电对成本是无感的,但是在换电柜实实在在要交钱,可能心理上也有一些落差。”某换电柜企业负责人认为,按照居民用户两三天换一次电的频率计算,市民能接受的月租价格则在60到80元左右。
柜满格实业公司总经理汪水平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大多数普通用户能接受的价位在每月50元至100元的区间。“如果每天的通勤单程在15-20公里左右的居民,平均每天充一次电,每个月花费得接近150元。而通勤单程在5-10公里以内的居民,两天充一次电,他们可能更倾向使用充电柜。”江旭峰则透露,“e换电”已开始面向社区居民试点推广数十元的月卡套餐。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充换电柜用的都是商用电,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降价的难度,他们也希望未来充换电柜能够作为服务项目被引入社区,用上民用电。
刘先锋则认为,在算经济账的同时,企业也应专注提升用户体验。“算账是算不过老百姓的,老百姓只关注两个字,体验。贵得离谱当然体验不好,但在一定的性价比下,用户体验最重要。”他以共享充电宝举例,“充一个小时3、4块钱,充一晚上可能20块就没了,但是你买一个充电宝才多少钱。那是不是意味着大家都只买充电宝而不会去借共享充电宝呢?显然不是,关键就是它解决了两个字,方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