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长三角区域成全国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2019-12-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今天公布《复旦智库报告-上海·长三角系列》。该系列由复旦发展研究院重点打造,致力于服务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至今已形成13份报告,内容涵盖科技、金融、能源、城市治理、商业发展等方面。当天还有4份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单位的研究成果同期公布。

上海牵头申请跨省域专利合作密度长三角城市群最高

《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政策创新研究报告》指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是全国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2008年到2017年,长三角专利申请总量为582.0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5%左右,是我国技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极。与此同时,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跨省合作进入加速期。

上海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程度较高,江浙沪三省之间的创新合作密切。其间,上海牵头跨省合作专利增速较快,苏北、皖北等片区的创新合作有待加强。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湖州、温州、南通、无锡、嘉兴、合肥等城市牵头申请跨省域专利合作密度分别位列长三角城市群前10位。江浙沪对高质量技术创新的贡献度显著,同时沪宁苏杭是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合作申请专利,多数处于有权法律状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有效率普遍高于发明专利,但专利申请质量有待提升。

报告指出,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跨行政区域的技术创新协同与合作,但目前长三角跨省域专利合作水平总体仍然偏低,与此同时,苏浙皖之间的科技创新一体化效果有待提升。

当下,企业作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尚未形成主流,而相较于国际顶尖实验室,长三角区域内国际顶尖实验室与研究机构仍然缺乏。专利保护需求旺盛,但专利行政执法的主动性也有待加强。

为此,报告指出,在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力,第一个维度是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第二个维度是推动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第3个维度是推动跨行政区域的融合发展。

社会民生、交通出行、教育科技三大主题成开放数据集主要集中的领域

《长三角地区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报告》指出,在数字时代,数据作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已和物理基础设施同等重要。在长三角地区开放各地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资源,打造一个坚实的公共数据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公共数据供需对接,推动政企数据融合,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

此次研究报告基于“中国开放树林指数”的评估框架开展,该框架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制作和发布。

报告发现,自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推出全国第一个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起,在2017年和2019年出现了数据开放平台的快速增长,在2019年上半年新增6个长三角城市平台。

从省级地方指数分值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上海与浙江的指数水平相当,江苏和安徽的省级平台尚未上线。

数据集是指由数据组成的集合。各地平台上开放数据集总量方面,省级平台中开放数据集最多的地方平台是上海,无锡、泰州两地在副省级与地级平台中开放的数据集总数较多。

研究报告指出,从长三角地区各个地方开放的数据及主题分布情况来看,社会民生、交通出行、教育科技三大主题是目前各地开放数据集主要集中的领域。

另就下一步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指出,应该全面开放数据与探索引领。当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环境和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开放数据,蔚然成林”的态势已基本形成,长三角地区数据资源基础好,社会利用需求高,长三角省级政府应进一步大力推进省内各地方的数据开放力度,从而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数据开放覆盖面。

另外,报告建议,长三角各地及早制定专门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地方性法规,做好政策供给与组织保障。

在数据数量方面,报告则建议,长三角各地方不断提升数据集的容量,并推出更多高容量、高需求的优质数据集。

长三角各地方也不妨积极举办并持续开展类似于开放数据创新利用比赛这类促进活动,以提升社会利用政府数据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