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点燃激情,信念引领人生!2019新科院士与上交医师生畅谈医学人生
2019-12-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杨静

以“理想点燃激情,信念引领人生”为主题的“2019新科院士面对面”访谈活动近日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举行。2019年新晋的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董晨、马兰和王松灵专程赶到医学院,与医学生、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畅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以此勉励大家树立人生理想,树立奋斗目标,用榜样的力量砥砺前行。

>>>陈子江:

 要让百姓享受更多医疗资源和服务 

第一位走上“讲坛”交流的是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陈子江院士。她主要从事妇产科学、生殖医学和医学遗传学领域的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为促进我国妇女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多点执业时,陈子江院士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表示,换一个新的平台可以给自己更大的挑战,必然也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点执业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谈及医学原创技术的产出和推广时,她说,医学教育首先要循规蹈矩,不能为了原创而原创,根本目的是造福患者,要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原创。

>>>董晨:

 医学生要在疾病里找到医学办法 

免疫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院士,长期致力于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董院士在交流中回忆自己当年选择免疫研究的心路历程时,幽默地表示,出名要趁早,但不要太早,因为会太快触及到自己的天花板,碰到瓶颈,迷失方向。

董晨本科毕业之后就赴美国深造,有着长达十几年的海外学习经历。“外出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学识的增长,更多的是人生历练。”

面对当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董晨认为,免疫学每过几年都会有一次新的浪潮,都会带来新的医学问题、新的药物发现,免疫学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密切,他希望医学生要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找到规律,在疾病里找到医学办法,在临床和科研的实践中介入免疫学。

>>>马兰:

要保持一颗做科研的好奇心 

神经药理学专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院士主要致力于记忆与药物成瘾机制,剥开毒瘾之谜。

从事基础研究的马兰觉得,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学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她回忆起当年下乡插队的经历,认为艰苦的磨练和对国情的了解使自己所能够接受人生的“下限”很低,因此之后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不会沮丧。

马兰勉励医学生,面对不如意时要知足,面对所期望的要学会感恩,感恩自己与同龄人相比拥有的额外的机会,因此自己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标准,更加努力。

另外,在马兰看来,生命科学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脑科学是在生命科学的前沿,脑科学研究距离理解我们的大脑工作原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医学生保持一颗做科研的好奇心,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王松灵:

 成功道路需要有“三坚” 

首都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专家王松灵院士长期研究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牙发育和再生。针对国外牙医学院和医学院分开,与国内的口腔教学存在着差异的现状,王松灵做了细致解读。

当被问及干细胞产生牙的问题时,王松灵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牙髓干细胞比作生物医学领域的房地产,怎么把这个大楼盖好,做强做大,干细胞在临床的合理规范应用至关重要。

王松灵眼中,成功道路需要有“三坚”,即坚持、坚守、坚定,具体说就是需要坚持不断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毅力;需要坚守做人的底线,尤其是学术的底线;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决心和勇气。

医学生们也由此进一步感到,“专注、坚持、感恩”将永远是学医人逐梦的必备品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杨静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