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拍肩、拥抱是什么感受?一起听听女童保护课怎么上
2019-12-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吴恺/文 实习生 卞董逸/图、视频

近年来,女童被猥亵、被性侵的事件不时发生,引发家长、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对女童的保护刻不容缓,要让她们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又不知如何跟孩子谈论这一话题。针对这一情况,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面向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女童保护课程。女童保护课怎么上的?都教些什么?今天下午,青年报·青春上海到课堂上进行了实地探访。

 【课堂】 

让孩子在游戏、讨论中了解自我保护知识

“这是刚出生的我,躺在妈妈的怀里;这是1岁的我,可以扶着栏杆走路了……这是9岁的我,已经成为小导游,可以为前来参观的嘉宾和家长介绍学校!”今天下午,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内,邱琳老师用一张张孩子们的成长照片开启了《“走进花季”女童保护课》:“今天,你们都10岁了,是大孩子了,所以我们来上一堂‘走进花季’课!小花都是很娇嫩的,需要细心呵护保护,所以我们也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随后,邱老师并没有一本正经地说教,而是带领学生们玩起了“花钟转圈”游戏。游戏过程中,邱老师喊出不同的数字,孩子们根据数字要求与相邻的伙伴握手、拍肩、拥抱。

“刚刚你们在游戏中和伙伴握手、拍肩、拥抱时有什么感受?”邱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回答:“快乐!”“温馨!”

“如果换成是不认识的人呢?如果不认识的人和你拍肩、拥抱,你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的回答立即变成了:“紧张!”“害怕!”

“为什么陌生人触碰,我们会感到紧张害怕呢?这是因为人的身体也有‘红绿灯’!”说着,邱老师就拿出了绘有小女孩形象的纸片,并让孩子们在上面贴红、黄、绿不同颜色的贴纸,任何人都不能碰的部位贴红色、只有家人才能碰的部位贴黄色、任何人都可以碰的部位贴绿色。

“穿游泳衣的地方是不能让别人碰的,所以我们贴了红色;脸的话亲近的人可以碰,所以贴黄色;手、头发这些,陌生人碰到也不会很尴尬,所以贴绿色。”学生们解释着自己小组的选择。

“很好!穿泳衣的部位叫做私密部位,私密部位不能碰!”邱老师因势利导,向学生们解释了五种警报:视觉警报、言语警报、言语警报、独处警报和约束警报。

“私密部位就一定不能碰吗?”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又叽叽喳喳动起脑筋:“爸爸妈妈带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可以碰!”“家人照顾我洗澡时,也可能会碰!”邱老师于是发给学生一张“秘密名单”:“可以带回家,和爸爸妈妈讨论,哪些人可以在‘秘密名单’上!同样的,陌生人想要抱、背、亲我们的时候,就要约束警报,但‘爱心圈’里的人可以抱、背、亲我们,也可以回家讨论一下,哪些人在‘爱心圈’里!”

课程后半段,邱老师给每个小组设定了模拟情景,让孩子们讨论。比如,一个男性要单独带嘉丽去操场偏僻的器材房,嘉丽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去,这是独处警报!”“可以找个理由不去,比如想去厕所了!”“可以呼救,但不能叫‘救命’,这样会引起他的注意,要找其他理由机智地呼救!”

此时邱老师告诉孩子们,要记牢“NOT”自我保护三部曲!“N就是‘NO’,要大声地说‘不’;O是'OUT’,要想方设法离开;T是‘TALK’,如果受到了侵害,要跟最亲密的人说!”

 【初衷】 

将敏感话题通俗易懂地教给孩子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谈莉莉介绍说,学校之所以想到要开发这样一套课程,主要还是因为女童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这些年,各地不时发生一些女童受侵害的事情,对孩子来说,这是影响她们一生的!”谈莉莉说,让人感到心痛的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不少女童受到了伤害还不知道,还懵懂、茫然,而家长平时虽然想给孩子灌输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说、如何掌握度也效果不佳,“所以我们就想,学校将这方面的责任担负起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学校德育主任陈琦介绍说,在宝山区心理发展中心指导下,学校根据女童防性侵的系列知识进行了专项教学设计,组成十个骨干团队,老师共同磨课,根据女孩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年段覆盖全校的十堂课。“低年段一、二年级的课程相对更浅显,以绘本为主,用很多卡通形象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保护自己;中年段三、四年级,以游戏、讨论的方式;五年级的课程讨论的内容会更多、更全面。”

负责给四年级上课的邱琳老师介绍说,在课程设计中,她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温馨、温暖、放松的氛围,“比如,通知上课时我们说这是‘开一个女生的Party’,每个人可以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偶来上课,包括开头和结尾的设计,都是想让孩子们在一个感觉很安全的环境里,以平常心的心态感受自己的成长,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邱琳说,与性格活泼开朗、很机灵的孩子相比,那些性格内向、不太机灵的孩子生活中更容易受到侵害,而且即便受到了伤害,她们往往也不会说,而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对这类孩子的作用和帮助更大。邱琳坦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堂课并不能让她们一下子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这是一个需要老师和家庭长期教导的过程,所以我们设计了让家长参与讨论的环节,我们希望课程后面有延伸,就像在水里扔块小石子,后面会晕开来。”

校长谈莉莉介绍说,目前学校开设的这十节课已经排进课表,正有序开展,课程的内容也在根据实际上课情况不断改进、优化,未来将逐渐沉淀将这系列课程变成学校的校本课程,“后期还计划开设针对男童教育的相关课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 实习生 卞董逸/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