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生活!静安多个旧改基地实现100%签约
2020-01-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很难想象,在上海市中心还有这样的地方,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只有5.43平方米,不少人家几代同堂居住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的区域巷子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

在新年之际,静安多个旧改基地实现100%签约,老邻居告别蜗居时代,将开启新生活。

 地点  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地块 

 事件  首批居民今集中搬迁,告别蜗居时代 

刚刚连续两天完成高比例预签约的静安区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仅仅过去一周,就再次迎来了首批集中搬迁的幸福时刻。

据悉,该地块内的房屋,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私房,也有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老公房,居住空间均十分狭小,241、242地块私房比例高达84%,居民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只有5.43平方米,不少人家几代同堂居住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的区域巷子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伞都撑不开,房间光线昏暗,终年需要开灯照明。因墙体屋顶老化,无法修缮,在梅雨、台风季节,有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有时雨大下水道不能及时排出,倒灌进户需要组织撤离。此外,该地块内的许多居民还在使用马桶和液化气,即便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公房也是多户人家煤卫合用,条件非常艰苦。

目前,育群中学西块预签约比例已达到100%。居民脱离蜗居生活心情十分迫切,地块征收签约刚生效,一些居民便请征收部门找搬场公司帮他们搬迁。

今年70岁的陈洪发从出生就住在中兴路897弄,和父母及其他4个兄弟姐妹在19平方米的矮平房里度过了童年。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陈老伯说:“矮小的房子里终日不见阳光,两根绳子加一块床板就是他们的床,一家子吃喝拉撒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姐妹们都逐渐搬离,只有他和父母一直留在这里。预签约高比例通过后,他很快租下了过渡房,憧憬起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挥别邻居旧友,搬场车缓缓离开,从今天起,这些居民将彻底告别狭小逼仄的老房子,迎来盼望已久的乔迁之喜。

 地点  共和新路街道北宝兴路旧改基地 

 事件  实现“三个百分百”,居民集体搬迁 

昨天,6辆搬场车整整齐齐地停靠在北宝兴路沿线,共和新路街道北宝兴路基地的居民们迎来了旧改项目生效和集中搬迁的幸福时刻。

去年9月28日,北宝兴路基地旧城区改建一轮意愿征询137证174户以100%全票通过。2019年12月18日,北宝兴路基地旧城区改建项目摸号率达100%。2019年12月20日,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北宝兴路基地集中签约第一天,居民签约率在六个半小时内到达100%,刷新了上海旧改地块征收签约的纪录。

共和新路街道北宝兴路旧改基地为什么能在短短四个月内圆满完成“三个百分百”的工作任务?“我们做到了合力百分百,服务百分百,真情百分百。”共和新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旧改分指挥部负责人李卿这样总结经验。

据其介绍,北宝兴路基地所涉及到的房屋类型十分复杂,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私房,也有建造年代久远的非成套老公房,还有少量产权房和单位房。在旧改序幕正式拉开前一个月,街道旧区改造分指挥部跨前一步开启了排摸工作,精细化梳理房屋面积、人口数量、户型结构、房屋性质等关键信息。针对年代久远,房型图、基础材料缺失的情况,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和征收组的工作人员不仅多方寻访查找资料,甚至召集参与过该地块改造工作的老职工们一起回忆复核实际情况。

旧改最怕遇到的事情就是:一套房内户口多、家庭内部矛盾大,因为“蛋糕”分不平,拖延着不肯签约,延误改善自家居住条件的时机。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和征收组引导居民化解矛盾,或者先保住“大蛋糕”再来解决分配问题,为签约中可能存在的家庭矛盾提前“润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