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投资,上海2020年将着力打好哪“四张牌”?
2020-01-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上海促进投资启动加速度。在今天召开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暨投资促进大会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上海将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可供工业研发用地增量空间超过50平方公里;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一批特色园区,着力建设20个约3-5平方公里的特色园区,瞄准产业关键核心环节的“靶点突破”,为本市投资促进工作保驾护航。

 正布局建设20个约3-5平方公里特色园区 

为加快落实《若干意见》,上海将突出打好统筹牌、服务牌、政策牌、载体牌等“四张牌”,全力助推本市投资促进工作。

在机制统筹方面,完善市级层面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统筹的机制,成立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主要负责产业布局和产业项目准入,统筹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在规划统筹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地图对招商引资的引导作用,指导各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在项目统筹方面,建立全市重大项目首谈报备和市级主谈制度,形成招商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招商信息在市、区(重点产业园区)之间有效对接互通。

打好服务牌方面,2019年,特斯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创造行业纪录、上海速度。上海将总结并联审批、提前介入等经验,让“特斯拉速度”从“特事特办”变为常态服务,惠及更多企业。

政策是发展导向,更是发展要素。上海将加快落实《若干意见》,出台一批政策配套文件。研究制定市级层面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支持政策,从产业政策、规划、土地、人才、激励等方面支持项目加快落地。

打好载体牌方面,产业用地是招商引资的核心问题之一,上海将让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有充分的空间保障,好的项目不缺土地。目前,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全市可供工业研发用地增量空间超过50平方公里。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正在布局建设20个约3-5平方公里的特色园区。这些特色园区,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1-11月本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速13.5% 

据市经信委介绍,2019年,本市投资促进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11月本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速13.5%,实现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成为引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中,招商引资整体面上情况向好。2019年,重点推动央企、民企、外资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截至目前,上海各区集中签约落地产业项目近500项,总投资约4000亿元。央企方面,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期间与10家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批中央企业在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一批研发创新机构进行揭牌。民企方面,先后推动盛美半导体、美的第二总部、商汤中国总部、国微等一批项目落地。外资方面,截至11月底,上海新设外资项目6168个,同比增长29.3%;合同外资459.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实到外资17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720家,外资研发中心达461家,进一步巩固了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数量最多的城市地位。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斯拉项目实现首批国产Model 3的交付;ABB超级工厂顺利动工;上汽大众MEB项目完成设备搬入,开始产线联调。中俄宽体客机研保能力建设项目完成方案设计;积塔半导体项目实现主体厂房封顶、设备搬入;中芯国际SN1项目研发进展顺利,14nm工艺已实现客户导入和小批量量产;华力二期实现28nm低功耗工艺的量产。

载体建设为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5大区域成片转型加快推进,吴淞地区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完成编制,先行启动地块启动控规流程;南大地区完成以“AI-CITY”为特征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研究;桃浦智创城全面启动开发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吴泾地区启动转型战略研究;高桥石化地区化工板块已全部停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打造张江、漕河泾、国际汽车城、化工区和临港等“名园”,支持G60科创走廊、东方美谷、氢能港、集成电路设计园、市西软件信息园等重点载体加快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