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专业也够温情!法院公众号爆款频出成功“破圈”,离不开这群掌舵人
2020-01-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施剑平/图、视频(除署名外)

粉丝突破16万人,年阅读量400万人次,31篇文章流量破万。不久前,上海高院团委的“庭前独角兽”公众号脱颖而出,斩获“上海共青团十大微信公众号”称号。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这些爆款文章的作者,大多是一线判案的法官。在法庭上,他们是严肃的法官,在法庭下,他们则是新媒体玩得“最6”的一群人。用最通俗的故事解读法律知识,他们希望,在趣味性普法的同时,让圈外人了解到法院人生活化的另一面。

受访者/图

  为了文章更接地气  

  疯狂恶补脱口秀综艺  

“‘庭前独角兽’是高冷的盐系小兽还是温情的甜系小兽?”在第四届上海共青团新媒体影响力大赛暨颁奖典礼上,吴瑛围绕这一辩题,和“对手”在6分多钟的时间里侃侃而谈,频频“开杠”。虽是模仿“奇葩说”的形式,呈现公众号的内核,但舞台上吴瑛自信又充满张力的表演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时间,人们很难将舞台上的她与在法庭上不苟言笑的她联系起来,而她自己也笑言,一度担心被律师和当事人看到表演视频而“有损职业形象”。

吴瑛来自静安区人民法院,身为法官的她平日里最常见的装扮就是身穿法袍出现在庭审现场。然而,整日和案子打交道的她,却有着一份“兼职”——“庭前独角兽”的小编“编外人员”。

对大多数法院青年而言,“庭前独角兽”的名字一定不陌生,2015年,为了纪念邹碧华,高院团委开设了这一微信公众号,发展4年至今,“庭前独角兽”已经拥有了16万用户,发表文章900多篇,其中90%左右的内容来自法院青年的原创。

几年前,因参加在上海法律界圈粉无数的“PLUS演说会”,吴瑛被“庭前独角兽”的主编李则立慧眼识珠,邀请加入团队。虽然入行已经10年,写过无数行业文章,但真的要提笔为“庭前独角兽”写稿时,吴瑛却发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刚开始为“PLUS演说会”写演说稿时,她就被来了个下马威。“当时主题是介绍举证责任定义,第一稿写得像论文,很有逻辑,我自己还挺满意的。结果被主编完全否定,打回来重写。”在主编李则立的要求下,吴瑛先后改了18稿。“我的毕业论文是上海市优秀毕业论文,都没觉得演说稿这么难。”期间,为了让内容更接地气,她恶补“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热门脱口秀类综艺节目,到最后成稿出炉时,她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在解释概念,而是在讲一个故事。“故事一讲完,读者顺带把概念也弄懂了,说实话当时有点颠覆自己三观的感觉。”她第一次发现,法律知识其实不必那么“高冷”,让大众理解枯燥的法条同样很重要。

  各怀绝技联手“破圈”  

  打破公众的刻板印象  

尽管在舞台上,吴瑛和同事为了“庭前独角兽”是盐系还是甜系“争论不休”,但实际上近两年,“庭前独角兽”的小编团队始终致力于“破圈”,在输出专业的法律知识之余,也吸引更多圈外人士来了解法院人。

“法院对很多人来说像是个黑箱,大家普遍觉得法官很严肃,其实法官也有很多生活化的一面。”管璇是“庭前独角兽”的元老级小编,在公众号初创之时,她就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团队。她开玩笑说,其最初成为被小编的原因,是因为被公号的名字所吸引,仅仅是听了一场微信后台公众号编辑运营的讲座,就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开始了小编的工作。

不同于吴瑛这样的“写手”,90后的管璇更像一位厨师,将法官们的稿件重新加工,辅以佐料,最终以符合年轻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主编的审美要求比较高,希望我们的作品视觉上保持一种格调。”看似轻松自然的推文背后,是小编们一次次对字号、字间距这些读者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的调整。偶尔在留言区看到“小编辛苦啦”“小编很有趣”之类的评论时,管璇也会心头一暖。

受访者/图

“庭前独角兽”中有一个独特的版块名为“庭前乐生活”,在这个版块里,法官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在读者面前。管璇说,当初主编创立这个版块的初衷,就是想告诉读者,法官们不仅有工作,也有生活。

当然,在小编团队中也有不少人身怀“绝技”。例如,曾打造出包括《我养你啊,法官劝你醒醒吧……》等多篇爆款文章的黄浦法院法官赵霏,会弹竖琴又会跳舞,在同事们眼中是多才多艺的“女神”。另一位小编汪菲则是摄影爱好者,是同事口中的高颜值街拍达人。自认为偏理性思维的管璇则会分享一些生活工作的“小窍门”,比如怎样用一些小众App管理日常工作,或是如何发掘一些常见软件的冷门功能,服务于工作生活。“最初的时候主编让我写个这方面的东西,那时候也算是倒逼我自己梳理工作方法,说实话写完很没有底气。”在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onenote”软件记录管理工作的文章时,管璇一度非常不自信,但是看到对稿件要求近乎苛刻的主编几乎没有改自己的稿子,巨大的成就感瞬间将她包围。

  工作之余写公众号  

  不是负担反而是减压  

如今,“庭前独角兽”几乎能实现日更,但许多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公众号的小编大多是一线法官或法官助理,除了运营公众号外,更多的精力要花在庭审工作中。

“一周最多的时候开14个房产类案件的庭审12个庭,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恨不得多张两只手两只脚出来。”在吴瑛的日常工作中,繁杂的庭审工作占了大头。而身为法官助理的管璇,同样只能在完成手头的工作后,抽空闲时间来参与公众号的运营,这意味着,大多数的改稿以及定标题等工作只能在下班后完成,有时甚至是凌晨。

下午5点多把标题预览稿发给主编,结果改讨论了3个小时才定下标题;凌晨5点突然收到主编的修改意见,赶在6点前交出修改后的稿件;总是被主编提前催稿,本想临时抱佛脚,最后也必定是按部就班出稿……这样的场景对于吴瑛等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主编有空时的常态。”管璇开玩笑说,虽然团队没有KPI要求,但她能感觉到,主编对阅读量还是有着不小的期待和要求。可以说,在“庭前独角兽”的团队中,称之为“全员强迫症”毫不夸张。“大家对成品的要求很高。一开始的概念只是一块粗糙的原石,但最终独角兽呈现给公众的绝对是钻石。”不过,即便是起早贪黑写稿,吴瑛却说,她十分享受这样的状态。“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疲惫的时候做团委的工作反倒成了是一种舒缓。”

即将迎来入额考试的管璇,曾被许多人问起为什么这么“不务正业”。“他们觉得做团委工作、做公众号对未来遴选成为法官不会带来帮助,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有热情。可能只能用情怀二字来解释吧。”在其他人眼中,这可能确实是个问题,但对于曾经拒绝券商offer跨入法院大门的管璇来说,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外。

“我觉得工作不应当是被规定好的,不是说我进了法院系统就只能做这些事。”担任“庭前独角兽”小编期间,管璇接触到了一批个性迥异、兴趣广泛的法官,他们在担任好助理、好法官的基础上,还有精力深耕自己的爱好。“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打破了我自己心中原本对法院人的刻板印象。”管璇说,她特别庆幸加入了“庭前独角兽”团队,“可能本来在一个法院只能接触到两三个特别有意思的人,而我可以一下子接触到整个上海法院系统里有意思的人,看到法院人生活的更多种可能。”而这恰恰也是公众号创立的初衷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施剑平/图、视频(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