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厉嫣:年轻人要重视并爱护个人信用|青听两会
2020-01-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视频

“人无信不立,车无辕不行”。作为一名金融领域的青年人,市人大代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真如支行行长厉嫣今年酝酿的建议之一是关注“信用”。她认为,当下和未来必将是一个信用社会,信用是人们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我们,尤其是青年人,要格外重视并爱护个人信用。”为此,她还建议,多推一些创新信用产品,让“守信联合激励”蔚然成风。

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至今已有两年多了,《条例》是我国首部关于社会信用建设的综合地方法规,是上海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的实施,为提升城市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其中,还首次建立了“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这一措施。

厉嫣对此感同身受。刚刚过去的2019年,她在履职过程中多次参加了市人大财经委组织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各委办局和区县关于加强信用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建议,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以及条例落实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汇报。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信用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目前各部门都在不断探索中,在信用信息跨领域融合应用方面也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经验。对此,厉嫣还专门提到团市委将信用评分应用到青年公寓租赁免租金等青年人生活关切的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导向引领。

她相信,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完善,未来,信用社会的愿景必将达成。“信用是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人无信不立,所以,建议尤其是青年人要重视和爱护自己的个人信用,不仅在金融领域的行为中做到认真履约、及时还贷还款,还要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并提升自己的信用,比如在使用互联网工具等网络行为中做到文明守信,遵从约定。”

在厉嫣看来,青年人要树立诚信律己的追求,这样,积累的信用未来必将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从而收获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因此,厉嫣建议,政府推出更多的信用惠民便民举措,可以借鉴芝麻信用等第三方征信机构成功的场景应用经验,在类似“一网通办”等公用事务端,推出一些符合上海特色的创新信用产品,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参与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不断提升对信用的感知度。

厉嫣说,此次她还想就“信用修复”问题向大会提出针对性建议。在调研中,厉嫣发现,很多企业反映,有些非恶意失信行为,比如年报未按时上传,社保逾期缴纳等失信行为发生后真的就是“处处受限”,他们也很积极寻求信用修复的路径,但并不清楚相关的流程和渠道。

厉嫣建议,就如何进行信用修复出台专门的办法和细则。此外,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处罚和企业跟踪服务时,应做好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鼓励失信企业按时履约、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并通过相关措施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多渠道地进行信用修复。同时,相关认定部门根据信用修复情况,应及时地调整名单管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