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垃圾分类新目标:实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
2020-01-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垃圾分类引领着新时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至今已逾半年,今天下午,市绿化市容局发布最新“成绩单”和新目标。记者了解到,2020年本市将全面实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1吨以上,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000吨以上,干垃圾日均处置量控制在1.68万吨以下,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半年多分类实效明显 

根据市绿化市容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上海湿垃圾的日均分出量为9006吨,比没有强制分类的6月份多了2000多吨。

按上海800万户家庭计算,平均每家多分出0.26公斤的湿垃圾。这个数字说明,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普遍接受和认真执行,从自家厨房做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另外,上海干垃圾日均处置量超过1.32万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为6336吨。上海垃圾分类进展顺利、好于预期,成效不断巩固提升。上海平均每天分出的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证明了分类的效果。

去年,日均可回收物的回收量增长431.8%。不仅湿垃圾由于居民的自觉分类被挑出来,有价值的可回收物也有了正确的去向。此外,去年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去年,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这样的成绩,显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促进垃圾分类尤其是前端分类方面强大的作用。

 今年实现可回收物日军回收量6000吨以上 

据介绍,今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全力完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

今年本市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按照“三提高一控制”,即提高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量、控制干垃圾清运量的原则,2020年全面实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1吨以上,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000吨以上,干垃圾日均处置量控制在1.68万吨以下,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抓住《条例》评估机遇,持续开展社区、单位垃圾分类宣传,持续按照居住区“五个有”和单位“三规范、一明显”标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综合治理,养成社区居民、单位职工垃圾分类好习惯,以更高标准持续巩固90%以上的居住区(村)、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继续推进分类达标示范街镇创建。健全市、区、街镇、村居“四级管理”制度,完善居(村)委、业委、业主、物业“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全市实现9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达标、7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示范。稳步开展达标、示范区及街镇创建。定期对区、街镇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进行考核评分。

 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今年也将力争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完成6000个居住区可回收物服务点的质量提升。完善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全面实现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车况管理,推进各区落实对可回收物体系政策制度落实。

全力推进末端设施建设。按照最严标准、最高要求抓好项目质量。全年新增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3450吨/日。

同时做强做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落实市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定期会议制度,在提升联办协调层级的基础上,强化联办日常协调、督办、考核职责,按照职能划分和《条例》规定,确定各部门垃圾分类减量的责任清单,并按照“管行业、管分类”的要求,实现各行业垃圾分类责任全面落实。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体系构建为支撑,完善市、区、街道(镇、工业区)三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关于建立和完善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创新志愿服务载体和形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