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件代表建议中,热词是哪些?来戳!|青听两会
2020-01-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截至17日下午1点30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共接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000件。这个数量创下了新高,比去年增加94件!

纵观本次大会期间的代表建议,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围绕中心、积极建言,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展现了人大代表高昂的履职热情和高度的履职责任感。代表建议质量进一步提升,反映情况较为全面,剖析问题深入,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去年市人大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22篇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成果转化为代表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建议质量。

与此同时,广聚民意、博采民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优势充分发挥。据介绍,代表建议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这与代表们在闭会期间积极参加联系社区、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各类履职活动是分不开的。去年970多人次的市人大代表两次集中开展联系社区活动,这次大会就有503件建议是通过进社区联系人民群众开展座谈、走访等方式形成的。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级人大“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作用充分发挥也通过建议反应出来。代表工委新成立的代表议案建议处努力完善议案建议的沟通机制、办理机制和督办机制,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各区人大在会前认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在会议期间关心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意向,及时做好代表建议初核工作,主动协助代表修改完善建议文本,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保障。

这些建议中哪些方面最有共鸣,又有怎样的热词?经检索,科创中心建设、自贸区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都成为焦点。除了这些宏大命题,与“青少年”相关的,代表们也是很关心!

 科创中心建设10件 

地方性法规一般由人大常委会制定,只有少数事关重大的法规才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近年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覆盖人群大、与市民权益密切相关的法规的审议和表决列入人代会议程。此次市人代会一大亮点,就是《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将提请审议和表决。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这一关键词,就有10件相关的建议。吴建英代表提出,《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将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全面、有力的法制保障,但若要具体实施,也还需要对条例内容进行细化。

为此,吴建英建议,在《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出台的同时,尽快出台实施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如鼓励、支持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等。同时,在一定范围(专业领域)内搭建信息公布平台,通过公布已有基础研究或基础应用研究成果,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并建议进一步推进社会团体发挥 “平台”优势,在社团内(或社团间)联合开展科技创新。

何红民代表建议,设立科创工场来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人才不单是专家认定的,人才还要有实在的物来确认,科技技术符合科学原理;创就是创造,制作,就是工匠有加工、组合的本领,原创都是要经历长期的发展,比如集成电路。”何红民认为,真正的创新都是从创意、创造开始,“我们现在很多人有了创意不能实现,一方面没有资金支持,还有一方面是没有加工配件的地方,一般搞创作的人不可能有全套的加工设备。我们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平台建设,各区也都要因地制宜,利用青少年科创中心(少年宫)、科协大楼、国有大型厂房、仓库等来设立科创工场,打造科技创新工匠、孵化、管理和运营平台等,激活创新市场、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自贸区新片区建设7件 

围绕保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发展战略的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无论是议案还是建议的提出,很大程度上热点都是聚焦的。

季昕华代表提出,为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等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建议本市充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制度优势,探索建立一个开放、透明且可操作、可监管的全球数据港,推动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

“上海政府应当鼓励本地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通的探索,提升跨境数据流通管理,并积极推广优秀企业的数据保护和跨境流动最佳实践,带动行业和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季昕华提出。

王振中代表提出“支持和鼓励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专精特新企业抓住新机遇、配套新产业”的建议。“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隐形冠军的诞生和壮大,离不开政府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离不开政府为它们预先布局更大的战略成长空间。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借鉴浙江省的成功做法:当地政府为了梯度培育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决定开展‘雏鹰行动',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长三角一体化13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按下“加速键”,也成为今年代表们场内场外热议的高频词。大会期间,还举行过一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题审议,代表们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医疗、立法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如今,这份热度还继续化作进一步的书面建议。

“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的建议”“关于航运中心建设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和航运新发展趋势的建议”“关于以更多共享推动长三角科创一体化高质发展在跨区域科创体系中实现组织共享、互补与协同的建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先行的高质量发展建议”等,不一而足。

谢吉华代表提出加强上海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中心地位促进科创圈孵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他建议,建设上海为主导的“长三角科创圈”孵化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金融、产业工具,扎实推进长三角合作产业园与基金建设。殷浩代表也提出要加强区域协同,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青少年和青年17件 

记者按照“青少年”“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年”为关键词检索代表提交建议的标题发现,涉及到的建议分别有8件、5件、2件和2件。可以看到,代表们对这个群体十分关注。其中,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心理健康、增强体质、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

杨昕巍代表提出,上海建立中小学生“农桑稼穑”科普基地。他认为,在我们国家高速前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的青少年更要有着扎实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教育根基。青少年不能成为五谷不分、稼穑不识、六畜不知的接班人,而土地与农作物,不但是青少年必须的知识人文素养,更是感恩土地、感恩生命的信念培养。为此,他建议建立“上海市中小学生农桑稼穑科普基地”,每年定期安排中小学校甚至大学去参观学习、劳动,并形成制度,结合知识及思想教学,完成此课目。

张斌代表建议,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乡村设计,让美丽乡村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在张斌看来,作为美丽乡村的设计者与建设者,需要思想境界与文化内涵具有一定高度的人,且还需要对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一腔热血。

“尚未踏入职场的在校大学生,受过专业教育熏陶,且没有被惯用的逻辑思维所束缚,更具有热情和想象力,可以更好地吸纳、融合乡村原有资源,提炼乡村元素,使设计做到有情怀、有温度,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大放异彩。边实践边学习,更加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成长。 ” 张斌这样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