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科学家们,请冲出象牙塔,急疫情之所急!
2020-02-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诗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科研机构相继以抢发病毒基因数据或疫情回顾式研究的方式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引发“不管疫情,先写论文”的争议。科技部日前发布了《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科研单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疫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要“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的确,在前线战场十万火急的情形下,救人和发论文孰缓孰急?着眼于急效的疫情研究与疫苗研发,和着眼于长效的学术探究与学理研析,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在眼前这个非常时刻,理当临危应变、顾全大局,做好轻重缓急的合理设置。在抗疫救治的冲锋火线上,不但亟需白衣天使,更亟需科研天使。

做学问的人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学问“为谁”而做。相比于单纯的才智成就,永葆为人类的福祉而追求真理的初心,是科学研究中更为根本的要求。这份初心,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追求,还应是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

在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具备的所有宝贵精神中,爱国和奉献,应该是灵魂。没有爱国精神的灵魂,“学问”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没有奉献精神的灵魂,也不可能做出造福人类的真“学问”。

当下,面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人们有着许多的困惑。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科学工作者面前,企盼他们急疫情所急,作出科学而权威的解答,给出立竿见影和永绝后患的解决方案。

可喜的是,在这场“战疫”中,身先士卒的“国士”们为众多科研工作者作出了表率。侯云德、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是医学领域的院士专家,他们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从病毒溯源、临床救治方案、治疗药物、中医药防治等多方面科学研判,“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很多科研力量正在加班加点投入研究、共享资源加速研发,有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迅速分析新型病毒的基因数据,为了让世界更好控制疫情,将破解出来的数据公布共享;上海科技大学公布病毒晶体结构,以便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药物研发的科技人员使用;清华大学把相关资源免费高效地开放给全社会科研人员,共同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网友纷纷为他们真正的科学精神点赞。我们相信,这才是科研工作者在这个危急时候挺身而出的正确打开方式。

面对疫情,容不得半点私心,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齐心协力互通有无,加强有关实验数据、临床病例、流行病学统计等数据、成果的开放共享,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攻克难关。

危难关头,我们呼吁更多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冲出象牙塔,树立大局观念、增强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诗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