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担当|看完武汉前线的这十个瞬间,瞬间泪目!
2020-02-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一场打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已经打响,300多名来自上海的医护人员紧急奔赴武汉增援当地医疗队伍。疫情面前,队员之间变得更加团结,原本素不相识的医患成为生死之交。看完发生在武汉抗疫一线的这十个瞬间,顿时让人泪目!

 〈  一  〉 

“我们会看护好你,一直帮你看着鼻导管”

在这里,病房变成了战场,“天使”们化身战士。他们,只想把死神轰走,救下它手中的患者。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整个病区,所有在班护士都密切关注着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    

病房里有一位年轻的患者,是本院的一名医务人员,大年三十发的病。因为氧饱和度低,呼吸很费力,她泛着泪花,断断续续地告诉医护人员,她的主管医生给予她高流量氧气吸入,她不敢睡觉,她害怕睡着了以后鼻导管掉落,她会再也起不来……   

第二批上海医疗队队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倪溦,拉起患者的手说:“你休息一会,我们会看护好你,一直帮你看着鼻导管,没事的,你放心睡会。”

倪溦说:“我们多希望她能睡一会,哪怕是10分钟,5分钟也好。多一分钟的休息,就能多积累一分钟的能量来和死神对抗!我们一起努力! ”

 〈  二  〉 

人生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是第一批到达武汉的,由于她的肾脏有问题,八小时不能喝水的工作节奏,让她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补充水分。

有一天凌晨2:30左右,查琼芳所在组的5床病人——一名50多岁的女性出现了血压下降,她和队员们一起赶紧处理,所幸病人最终好转,大家也松了一口气。情况稳定后,查琼芳想休息一会儿,为了防止病人再有情况发生,她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这是她人生第一次体验戴着口罩睡觉。她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都需要费力。她忍不住想到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他们该有多痛苦啊,真心希望他们快快好起来。

几天前,查琼芳在金银潭医院医生办公室的墙壁上贴着“武汉加油”的标语前,拍了一张照片,再一次坚定了与疫情战斗的决心。

 〈  三  〉 

人生第一次剪短发就在武汉

2月2日,酒店有理发师进驻,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北部)护士长黄波黎第一个报了名。

头发长了不方便,还有可能细菌感染,为了安全第一,黄波黎将人生中的第一次短发,“交”给了武汉。作为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黄波黎目前在武汉第三医院隔离病房工作,4小时一班,按照到医院准备、消毒、穿隔离服,下班后再次消毒、脱隔离服、清洁的整个程序算下来,每次工作差不多要5-6个小时。上班前不敢吃太饱,尽量少喝水,避免4个多小时里需要上厕所。隔离病房里目前还没有护工,患者所有的护理都由护士完成,包括换床单、为病人擦身、清洁大小便……4个小时,她们几乎没有坐下过。

“为确保及时监护,我们不停地巡视、操作。医护的天职和本能让我们不会去躲避,就是要往前冲。

 〈  四  〉 

“我想和他们说说家乡话”

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每天的节奏很快,1991年出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神经外科MDT病房护士张煜和同伴们的常规就是,奋战8小时,在精疲力竭里后全力睡觉,补充体力后再接着奋战。有时候一觉醒来,常搞不清楚今天是哪天,目前是几点,只等着闹钟召唤她再次去战斗。

张煜的家乡就在湖北,这两天最让她牵肠挂肚的事,就是父母。这次任务急,她只告诉了父母参加了防治疫情工作,没有说得太多。张煜说:每天照护患者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深深的情结,我想和他们说说家乡话,心里想着能够护理好他们,就好像保障了我的至亲们的生命安全。

虽然脸上被压出了深深的压痕,双手也浮肿了起来,但是她一直和自己说,“亲爱的故乡,我期待不辱使命”。

 〈  五  〉 

“你们是武汉人民的英雄!”

“你们是武汉人民的英雄,绵薄之力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请保护好自己。”当上海市同济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惠蔚所在的第一批上海医疗队抵达武汉的宾馆时,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和市民的热烈欢迎,更有好心人已经将很多食品物资提前送到了他们入住的宾馆,里面有面包、饮料……而纸箱上的字,也顿时让上海医疗队的队员们泪目。

惠蔚说,所到之处总能听到“感谢”声,她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谢意,也让她更加肯定此次出征武汉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武汉,来自不同医院的护理小伙伴们,共同协作,相互鼓励,相互打气:“我们都是白衣战士,我们绝不是独自在战斗,我们的共同的敌人就是病毒!”

 〈  六  〉 

“召必应,战必胜!”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不辱抗疫使命,守护人民健康!”屏幕另一端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监护室A监护的护士长徐璟,她的眼睛闪亮,声音掷地有声。

大年初六,这是徐璟离开家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第七天,一场特殊的远程“前线入党”仪式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武汉金银潭医院两地同步举行。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张玉侠以及护理二支部30余名党员同志共同见证了这一光荣的时刻。

徐璟说:“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危重症救治一线的护士,在战役打响、医院召唤、人民需要时,我应该挺身而出!”

与此同时,不少上海医疗队的队员们在抗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  七  〉 

在武汉的特殊生日

大年初八,是奉贤区中心医院的ICU护师蒋惠佳的生日。晚上7点,休息的医护人员在酒店餐厅为她庆祝生日。队长助理张明明说:“虽然没有篝火,但我们可以用手机为她照亮整个夜晚;虽然没有动人的音乐,我们的歌声就是那最美的音符。”

病毒无情人有情,第一批医疗队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有一心为队员着想的领队,有永远冲在第一线的组长,有认真工作的医护人员,有认真负责的后勤保障老师……医疗队员说,在病毒面前,我们无所畏惧。

 〈  八  〉 

他总是响亮地回应我们:“一起加油!”

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后组病房里,有一位60多岁的男病人,每当护士们早上交接班进入病房,跟他道一声“早上好”时,他总会愉快地回答:“早上好啊,你们辛苦了!又要麻烦你们了!”当护士们鼓励他“加油”时,他总是响亮地回应:“一起加油!”。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尹育红说,虽然他戴着口罩,还是能看到他眼中满满的渴望和对恢复健康的期盼。“其实,隔离病房里的患者大多都很乐观,知道我们是从上海赶过来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感谢!我们每做一项操作,他们都会跟我们说谢谢!看到病人们积极的心态,更增加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

 〈  九  〉 

每日的消毒,让黑裤子都变了色

在病房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下班后的日子同样也不轻松。为了做好保护,医护人员回酒店也要有繁重的程序。

先用消毒液洗手,再拿门卡开门;外衣外裤和出门的鞋子是绝对不能穿进房间的;进门有一个瓷砖区,在这里先用酒精把全身喷一遍,然后脱光所有衣服,直接进浴室洗澡半小时;洗好了先用酒精清理耳朵和外耳道、用自己泡的淡盐水清理鼻腔、眼睛里滴好眼药水,再把当天穿的所有衣服浸泡消毒,洗好晾干。

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融融说,做好这些,起码要一个半小时,之后才能走到睡觉的区域。因为疫情加上过年的关系,酒店没有人打扫,她负责门口和浴室的清洁消毒,而室友负责休息区域的。“这个活,我们每天都做。由于天天消毒,黑裤子都变了色”。

 〈  十  〉 

“对不起童童,原谅妈妈好吗?”

来到武汉已经快一周了,连日的思念,让上海第二批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师吉敏娇忍不住给女儿童童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写到:妈妈现在工作很忙,很累,每天都要上班。但是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早日让病人们与他们的家人团聚,瞬间浑身充满了力量。当你看到电视机里的新闻上说“疫情控制住了,这场防疫攻坚战我们胜利了”的时候,妈妈也就快回来了。妈妈这次的任务,就是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为妈妈加油好吗?把自己的身体弄得棒棒的,等妈妈回来好吗?加油童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有许多像吉敏娇一样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春节与家人的团聚,从祖国各地毅然奔赴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