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这次的深静脉置管手术,我终身难忘
2020-02-13 上海

编者按

除夕夜,上海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大年初四,本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再次启程。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诊科副主任施巍就是其中一位白衣战士。2020年2月13日,连续忙碌多天后,他从前线发来了战“疫”日记。

═  第二十天  

出发当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却已经半月有余。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战斗,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

前几天的一个早上,我们刚接班,组里的一位重症病人、60多岁的老太太病情加重,呼吸衰竭,生命体征很不稳定,需要增加静脉通道。但这位老人的周围静脉条件很差,我们在检查后当机立断,必须对其进行深静脉置管。这项操作平日里是由金银潭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完成的,但当时麻醉科的医生们都在外面会诊、插管,情况紧急,这位患者的病情危重,我们等不起。

时间就是生命,领队和一些老教授问我们队里有谁对深静脉置管比较有经验,我主动提出来可以尝试一下,并强调说,自己在上海的医院经常做深静脉置管。

其实,当时心里没十足把握,因为这次操作和平时不一样,主要的障碍在于操作难度较大。我自己戴了一副眼镜,在眼镜外还有眼罩和面屏,隔着三层玻璃,再加上我穿着两层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眼前全是雾气。我们平时查房,有时候连病人的脸看得也不是很清楚,更何况要在这种条件下做深静脉置管,难度太大,风险也大。

因为看不清,操作时很容易扎到手。为了尽可能地看得清楚一点,增加成功率,我特意换下眼镜,戴上了已经十几年没戴过的隐形眼镜。

在操作过程中,眼看着可以一针见血打入静脉了,不料病人突然烦躁,咳嗽气喘,并把呼吸机面罩挣脱,导致穿刺针移位。状况紧急,我左手赶紧为其压迫止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患者血液,内心有点紧张),右手则拔除穿刺针,要把针筒的血排出后进行第二次穿刺。

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溶胶,对在场医护人员的防护十分不利,我只能分外小心地进行针筒排血,动作尽可能放得十分缓慢,四五毫升的血排了足足两三分钟,为的就是减少气溶胶的产生。穿第二针时比较顺利,但是到了最后关头,导丝和静脉管对接时怎么也对不上。

因为眼前一片模糊,看不清,当时的我就像老花眼的老人穿针眼一样,后面两名护士在边上一同指挥,“上一点,右一点……”谢天谢地,终于完成了操作,术后病人无明显出血,补液顺畅,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虽然难度颇大,所幸比较顺利及时地完成了手术,为病人建立了生命通道,为其用药和预后赢得了宝贵时间。

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当时“压力山大”,操作时自己全神贯注不觉得什么,但当手术结束,脱下防护服时,才发现衣服已经湿透。

回到办公室,好几个医生对我说:“没想到,在这么困难的前提下,你这么快就把这个操作完成了,佩服!”这堪称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难忘的一次深静脉置管了,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在这边的工作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的战斗还要继续。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  个人档案  ★

施巍,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从事急救、危重病专业十七年,拥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急性胰腺炎专家委员会委员,户外急救保障研究会第一届急救会会员,上海介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面对新冠肺炎,施巍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救援工作,除夕夜他在家陪伴父母时,接到立即出发的指令,匆忙拎起行李箱,便奔赴上海虹桥机场集结。目前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三楼承担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务三周。

执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