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防控|扫码登记、众筹测温仪……这些社区防“疫”计策,实用!
2020-02-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郭颖

每天给居家观察者打电话,工作量太大,疫情防控“智能外呼机器人”应运而生;返沪居民高峰到来,扫扫二维码能实现快速登记……对于社区来说,抗疫同样是场持久战。人手就那么多,工作量却不小,怎么解决?上海社区开动脑筋,推出了各自的防疫妙计。

  ▼  地点:虹梅社区  ▼  

   计策:智能语音客服,每日“三询”

对于居家观察者的关怀不止于主动上报,也有基于大数据的主动智能关怀。徐汇区虹梅街道辖区内的漕河泾开发区企业众多,返沪人员也不少,如何覆盖人群健康状态呢?徐汇区大数据中心开发的疫情防控系统内的“智能外呼机器人”应运而生。该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功能主要针对居家隔离的人,通过进入小区时的登记信息,系统自动将其联系方式拷贝至外呼模块,并每日主动呼叫三次,会询问体温、健康状况、是否需要帮助,这一块算是我们的主动关怀。”

据统计,自该功能模块上线以来,截至2月14日,仅虹梅街道就累计外呼4224次,全区数字达8899,接通7586人,接通率82.25%,其中5713人反馈无异常症状,占比75.31%,82人反馈有感冒症状,占比1.08%。

徐汇区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智能外呼机器人”外,更为智能化的“智能语音客服”也问世了。通过大数据,搜罗来自全网的疫情相关问题,并由系统进行自动排除掉重复问题纳入至后台。居民只需点击防疫系统中的“智能在线客服”,输入想要了解的疫情相关问题,系统就会自动解答。

  ▼  地点:大宁社区  ▼  

   计策:上线扫码登记信息便捷服务

随着返沪高峰到来,不少居委干部每天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今天有多少外地返沪人员,隔离对象有什么情况,志愿者能不能到位,口罩登记进展怎么样……满脑子都是居民,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化身“千手观音”。“原本小区返沪居民跟居委会备案,都是一个个记,不方便,现在采用二维码登记信便捷多了。”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平型关路2199弄居委会主任邱婵珍说。

大宁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返沪登记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一是线下登记,以居委会排查及回沪人员主动到居委会申报为主;二是从2月2日起,大宁路街道多个居委,如平型关路2199弄居委会、延铁居委会等多个社区都陆续上线了扫码登记服务,有效提高了登记的覆盖面和便捷性,避免返沪人流聚集登记造成感染。

据了解,利用平台服务,通过生成“一居一码”的方式,社区将二维码张贴在小区大门、楼道等醒目位置,并将二维码在公众号、楼组群中进行推送,居民足不出户扫码就能进行返沪人员健康状况信息登记,降低了居民出行的风险,而后台自动生成的汇总情况也为居委会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

  ▼  地点:共和新路社区  ▼  

   计策:巧用货架,让快递对号入架

日前,共和新路街道悠和家园2号楼的陈阿姨和3号楼的魏阿姨到小区门口取快递件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原来全部摊在地上的快递件都上架了。

前段时间,为了防控疫情,快递小哥不能进小区,因此所有快递都放到了小区指定堆放处。悠和家园小区快递量大,不仅居民们取快递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翻找,而且还有不少易碎品、电子产品因为这样翻找而有损坏,居民为此意见不少。

正当居委会发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快递公司主动提出他们那里有货架,可以把货架放在帐篷里,把易碎品再放到架子上。洛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菲一听到这个建议,马上答应下来。货架搭起来之后,徐菲在货架上张贴好各个楼号,这样快递就可以按照楼号放置,居民也可以快速地按号取件离开。

  ▼  地点:石门二路社区  ▼  

计策:从线下交流走向“云学习”

疫情当前,居家隔离是最好的防疫方法,但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这一特殊时期,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健康自管小组组长冯阿姨变身群主,将原来的线下活动放到了线上。

冯阿姨表示,以前因为场地有限,每次活动最多只能容纳70多人,现在,只要大家喜欢,都可以加入微信群,开设线上直播课,群友们互相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咨询专业老师。

据了解,石二街道每个居民区近阶段都建立了自管小组活动群,开始了云学习。小组成员每天线上签到打卡,汇报身体状况,晒家常菜照片、居家健康操视频,做脑力游戏,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组长变成了“群主”,一再叮嘱大家,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去了哪里也要线上监督,时刻让大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原本提供线下服务的健身操教练、社区指导医生也加入了线上队伍。

  ▼  地点:长海社区  ▼  

   计策:“众筹”测温仪解燃眉之急

“8小时,已征借6把!”“16小时,又多了9把!”“24小时,合计26把了”……随着居民区征借(收)体温检测仪数量的不断增加,一幕幕温情场景发生在长海路街道各个社区。

长海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群交互频率增加,社区防控任务也随之加重。目前,街道辖区内122个住宅小区已全面落实封闭式管理,然而体温检测设备紧俏、采购供应紧缺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2月12日,长海路街道来了一场特别的“众筹”,辖区内43个居委在小区范围内发布征借(收)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的通知。

不少居民积极响应,纷纷将测温仪贡献出来。中原路99弄社区民警李博文则多方打听,在网上登记购买等途径无果的情况下,最终联系嫩江路幼儿园,为社区征借到了一把测温枪。

  ▼  地点:康桥镇  ▼  

   计策:“城市大脑”指挥战“疫”

“明天从北京返沪2人,今天早上从浙江返沪1人(新增),已开始居家隔离……”浦东新区康桥镇的志愿者们每天在信息群内更新着信息,居民区工作人员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向“城市大脑”传送最新情况。  

疫情当前,为提高防控工作效率,康桥镇快速整合现有资源,在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中增添了“疫情防控工作板块”,将“城市大脑”升级成最新的防疫作战指挥平台,实现“一网统管”。

只见城运中心大屏幕上,一张疫情防控地图标注着来沪人员、隔离观察人员、小区出入口、村组临时管控口、街区商铺、酒店、银行等实时更新的数据。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光点标识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以及人员密度等,这些精确到“幢”的信息数据,可供快速落实疫情防控精准措施。

除了防疫数据的可视化集成,防疫作战指挥平台还用高空高清摄像头作为指挥平台的“千里眼”,通过视频轮巡等方式实时掌握镇域内楼组、村组、街区、企业、园区、市场、工地等情况。

  ▼  地点:张江镇  ▼  

计策:“四哨制”管理开放式小区

张江镇的居民住宅小区已经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但是,一些开放式小区、农村的散居点并不是封闭式的。为此,张江镇建立“四哨制”,因地制宜加强开放式小区的封闭式管理,不放过一个盲点。

张江镇在江益居委伟丰四队实行“巡哨制”,志愿者每天上午、中午、下午进行三次全面排查,上门宣传、摸清底数。而在川北公路3087弄等4个小区住宅,由于楼栋较多且没有围墙,为此,张江镇实行“固哨制”,采用硬隔离设施临时封闭其他出入口,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并落实24小时轮班制进行定点排查,确保严防严控。

古桐路等8处散居点多为门面房,楼道出入口多,但只要“把住”进出这些楼栋的路口,就能掌握往来人员信息。“岗哨制”的志愿者们在各个进出路口全天安排党员骨干和志愿者,对进出人员进行全面排查,落实“三问三登记”措施,确保联防联控。

在“固哨制”“岗哨制”“巡哨制”的基础上,张江镇城运办还实行“查哨制”,每天组织力量对各居村防控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指导,确保管控全覆盖、无死角、有温度,全力筑牢开放式小区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  地点:北蔡镇  ▼  

计策:“四长联管”做地毯式摸排

疫情发生以来,北蔡镇农村地区在“1+4+1”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前机制优势,启动“四长联管”运行机制,有序开展联防联动和地毯式摸排工作,在大包干中细化落实小包干,层层压实、环环紧扣。

“1+4+1”模式,“1”即“党建引领”,推动农村防疫自治共治全覆盖;“4”即“四长联管”,在制度体系上为农村防疫保驾护航;“1”即“智能化支撑”,确保农村防疫高效精准。

“我们以网格党建压实责任,构建镇、村、户三级管理网络,由北蔡镇9个村、2个工作站的28名网格长、100余名党员联系2191户村民,指导防疫网格互督。”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构建“村长、片区长、宅基长、户长”的“四长联管”责任机制,制定奖惩措施,确保防疫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考虑到农村地区外来人口较多,由每位户长与租住的每位外来租户签订承诺书,由户长负责指导外来人员做好居家观察和防疫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郭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