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她力量|病区清“舱”了!这是她最好的节日礼物
2020-03-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我所在的19病区清‘舱’了,这是节日最好的礼物。”驰援武汉的普陀区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严萍很开心。

“想睡个安稳觉,疫情之后,得补上和女儿的旅行。”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办、应急办主任郑亦慧说。

她们是妻子、母亲、女儿,疫情当前,她们都成了巾帼“逆行者”。今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们在战“疫中”迎来节日。

★ 最好的节日礼物 ★

  所在病区清“舱”了  

“如今对武汉的工作环境逐渐熟悉,中班夜班连轴转,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幸好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19病区清‘舱’了。”说起病区清“舱”,严萍很开心,看到病人康复出院,再累也值得。      

严萍是普陀区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大年初四随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在武汉三院光谷分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其实出发那天是严萍女儿的生日,精心选定的蛋糕刚送到家,正准备下厨做一桌女儿喜欢的饭菜,她就接到了紧急出发的命令。她整理好行李就赶往医院,只能让丈夫转告女儿:“宝贝,很抱歉没能陪你过生日,等到抗疫胜利的那天,妈妈回家再给你补过。”

在武汉第三医院,严萍被分配到了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普通组,接管了17楼和19楼2个楼面的60余张床。虽说是普通病房,但随着疫情的变化,也会出现病情突然加重的病患。

人手紧张,在岗时间,严萍和队员们尽量减少吃喝频率,能不吃就不吃。全套防护装备让人又闷又热、行动不便,她便也渐渐练就了身穿“大白”套装在病房里快速穿梭、连续工作8小时不停歇的“功力”。援鄂满月那天,严萍写下心愿:希望这次疫情能早日结束,能够脱下身上这件沉重的防护服,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3月6日是严萍在武汉三院工作的第38天,她所在的普通组接管的19楼病区顺利清“舱”了,她笑着说:“这是送给我们三八节最好的礼物吧!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今天,在严萍上海的家里有着一次特别的节日问候。丈夫、女儿和医院同事现场视频连线远在千里之外的严萍,“隔空”送上最真挚的问候和祝福。因这周正好是武汉三院上海医疗队轮休调整,所以得空能视频通话。

严萍所在的曹杨新村街道还积极联系发动社区爱心企业,征集志愿服务和爱心捐助,送上包含感谢信、梦想心愿卡、理发服务、社区食堂就餐服务、家长学校免费课程、健康理疗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在内的“暖心七件套”。

★ 最大的过节愿望 ★

  她希望能睡个安稳觉  

“抱歉,妈妈又要食言了,约好的行程要先取消……”为了疫情,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办、应急办主任郑亦慧取消了年后和女儿出国旅行的安排,投身抗疫一线。从疫情防控到复工指导,她全程参与、统筹调配,因为经验丰富,她是工作小组队员们眼中的“老法师”。

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发现的疑似病例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的就是郑亦慧。按照对报告情况的判断,一道道“命令”通过她迅速传递给疫情工作小组的相关负责人,办公室安排车辆及驾驶员、流调组集合准备出发、检验科待命检验样品,所有环节自她开始迅速运转。

她还制作详细“防控流程图”发给同事:值班人员接到医院报告后,怎么通知;对于密切接触者,获取信息后要告知哪些相关负责人;流调人员接到通知后,去哪里集合,做什么样的防护,带什么资料……一切按着她的指引做,就是“最佳方案”。

每当外出流调的队员报告归程后,郑亦慧总会在群里迅速回应,无论多晚从不失约,仿佛是一位等待孩子归家的家长。

队友们也格外心疼这位凌晨被总值班叫起协调各方、白天还要来单位坐镇的“郑阿姨”,一位队员说:“因为连续奋战、睡眠不足,看到郑阿姨的脸又肿又煞煞白。”言语之中,满满的心疼。

取消了原本约定好的出国行,郑亦慧对女儿很是愧疚。因为工作,她与家人之间已经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这样的道歉。每一次道歉的背后,都是她在一线的忙碌……

今日过节,郑亦慧收到了女儿的祝福,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暂时变成了睡个安稳觉:“虽然这个愿望可能还要再等等,但是我经历过甲流和禽流感等疫情,我相信一切最终都会好起来的。到那时,我一定重新和女儿补上这次出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