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守护者|地点变了,医者职责不变!90后护士在雷神山宣誓入党
2020-03-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蔡诗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3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战“疫”一线的多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这一天,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三位护士在党旗下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朱瑜君就是其中一位90后护士。对于她而言,这是今天这个特殊节日里,收到最好的一份礼物。

支援武汉,原本就只是尽一份普通护士的责任。作为医护人员,本来就身负救死扶伤的重任。到疫情一线后,朱瑜君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白衣战士的职责所在:“作为中国的有志青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救助患者。只不过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换了地点,离开了父母、同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的职责一直都在,而这一次变得更加有意义。”

90后护士驰援武汉一线

  希望给患者带去更多心理安慰  

“我是一个积极的人,欣赏一切正能量的人和事。在学习工作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组织。”朱瑜君说,“我是一个渺小的人,是一抹微弱的光,而党组织就是一把火炬,有热度、有光明、有能量,所以我就有一种不由自主想向她靠近的感觉。”

2月19日,90后护士朱瑜君作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抵达后不久便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实早在2018年,朱瑜君就曾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入党学习活动,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到达武汉的当天,展现在朱瑜君面前的是一座真实的空城。马路上没有车来人往,唯一可以看到的车子,不是救护车,就是定点救援接送的大巴。即便同行的同事围作一堆,她仍觉得空荡荡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萧瑟的感觉。

“刚开始收治病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点紧张,不太敢跟病人进行过多的交流,没有跨过心中的那道坎。”朱瑜君坦言,“正式工作一两天后,才跟病人开始进行交流。平时我们跟病人最近的距离,还是隔着一道墙。但是进入病室护理病人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我的触动就很大。”

有一次,看到病房里一位阿姨在哭泣,朱瑜君有点不知所措,她安慰道:“阿姨,你不要哭啊,我们都在呢!我们会帮你的!”阿姨一边抹泪一边说:“我不是在哭,我家里的老伴也病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住进医院来。”

这一刻,朱瑜君感觉到病人其实都很脆弱。身体上被病毒折磨着,心理上因为远离家人而孤单无助。“离他们最近的就是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只有我们这些护士能时不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心理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深刻体现了特鲁多医生这句名言所蕴含的真谛。

一身“快功”行走病区

  年纪虽不大,但临床经验丰富  

此次支援武汉,朱瑜君想法很简单,尽到一名普通护士的责任,一名预备党员的使命。自2013年到市一医院任职之后,她长期在泌尿外科工作。作为医院的夜班责任制护士,负责夜间照顾病区的患者。“我是泌尿结石科的护士,在结石患者的护理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泌尿结石患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发症,朱瑜君也会参与相关的急救工作。

作为一名泌尿外科护士,她偶尔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及呼吸科、危重症科的护士姐妹们。但是别看她年纪小,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早练就了一身“快功”,工作起来动作迅速。

巧合的是,这次病房里有一位病人患有肾结石。市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夏术阶教授带领的团队与雷神山医院开展了一次网上会诊,制定了相关的诊疗方案。朱瑜君终于有了发挥自己一技之长的机会,她和泌尿外科的几个护士在微信群里出谋划策,并在自己的防护服上画出了肾结石的解剖图,向病人详细讲述了肾结石的相关知识。面对面的解说更加方便和直观,病人听得频频点头。

“我们平时在医院也经常进行这类科普宣教讲课,介绍泌尿结石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日常护理以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朱瑜君说,“病人在住院隔离期间其实也很无聊,对这些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也很乐意听取、了解这些知识。”

医者职责一直都在

  党员更应持有为民而战的初心  

作为医护人员,本来就身负救死扶伤的重任。朱瑜君认为,党员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并且要更主动地践行使命。“作为中国的有志青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救助患者。只不过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换了地点,离开了父母、同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的职责一直都在,而这一次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印的面孔,一个个坚毅的身影,一批批紧急集结的支援队伍……无不诉说着共产党员为民而战的初心。正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所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新冠肺炎疫情正是检验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必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蔡诗诗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