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场改造、上海天文馆建造……这些工程陆续复工
2020-03-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郭颖/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为迎接世俱杯赛事,上海体育场将“旧貌换新颜”,改造工程已复工,临港新片区的天文馆展示工程同样进入了样板段施工阶段。记者从多方获悉,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城市建设也正在有序恢复。

 上海体育场改造工程复工 

为保障2021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顺利举行,经相关主管部门防疫复核后,近日,上海体育场改造工程正式复工。据悉,改造后的上海体育场观众席将从原先的5.6万个增至7.2万个,还将增加体育、娱乐等互动设施,以服务世俱杯足球赛。

据上海建工一建集团项目部经理张杰介绍,目前该项目复工人员已经超过300人,工地实行了近乎“全封闭式”管理,除了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外,在工地内还设立了36间独立观察区,由专人进行值守,负责回沪隔离期人员生活起居,最大限度确保复工安全。由于工程涉拆除作业点多,项目部有效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确保项目工期的同时将对周边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据悉,本次上海体育场改造工程将采用EPC施工设计一体化模式,共涉及场芯、钢结构桁架屋面改造、结构加固、室内装饰翻新、外立面、外场绿化六大类别改造工程。改造总建筑面积达125321平方米,室外改造总用地面积137600平方米。

受访者/图

现场可以看到,上海体育场内已经竖起了巨型打桩机,工人们正在对原本的田径赛道进行桩基作业。张杰表示,本次改造最为直观的变化就是将原本的5.6万张观众坐席提升至7.2万张,还将原本前后排座位席高度相差的60厘米提升至90厘米,扩大观众容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比赛观感。”

为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将原足球场场芯区域将向下挖深1.8米,取消体育场故有的田径跑道区,并加设17排观众席延伸至足球场边,同时进一步抬高原本2层、3层的座位席,确保观众视线覆盖全场每个角落。此外,体育场整个屋面钢结构则将延挑出16.5米,目的是为了铺设新顶棚,以保障雨水不会倾落到观众席。此外,体育馆的内部改造也将进行空间拓展,增强足球及其他体育为主题的活动功能,并满足世俱杯赛事期间,球员训练与球迷交流互动的需求。

据悉,2021年世俱杯赛制由过去每年一届改为四年一届,参赛球队由原来的7支增至24支,共进行32场比赛,上海将举办世俱杯开幕式和决赛。这也是上海体育场建成后首次有如此大规模升级改造的原因。目前上海体育场改造场芯区域桩基施工、座位席拆除均已完成,各项改造施工正在不断推进。

作为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的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工地今天正式复工!按工序分批次, 浦东2020年重大工程已于3月陆续复开工。

 浦东重大工程按工序分批次陆续复开工 

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天文馆展示工程同样进入了样板段施工阶段。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有的在测量放线,有的在制作隔墙龙骨,有的在安装顶面钢骨架转换层,有的在搬运方管材料……当天样板段共有22名工人现场施工作业,复工率按照整个展馆作业人数约达15%。后续还将有大批工人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陆续进场。

为做好防疫工作,上海天文馆对施工人员进场进行严格管理,所有人员从唯一出入口进出,进入工地前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测,通过消毒脚垫消毒,并登记人员信息。工地现场新搭设了5间临时独立隔离观察室,一旦发现复工人员出现体温异常,将第一时间进行现场隔离。

将于明年开放的上海天文馆建设工程总用地面积58602平方米,建筑面积38164平方米,包括1幢主体建筑,以及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和魔力太阳塔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据悉,浦东已有35项重大工程复工,涉及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卫生养老等项目,总投资418亿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济阳路快速化改建工程2标项目看到,工地入口处,戴着口罩即可完成测温、人脸识别。

承建方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济阳路项目经理曹沂锋介绍说,他们第一时间启动了上海返程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点对点”组织江苏、安徽等地区作业人员67人集中返沪,落实隔离措施,储备防疫物资。另一方面,自2月初起,项目团队已对材料组织、主线桥梁顶升、外环立交拆除等方案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复工后项目更为高效有序。

预计到3月中旬,现场整体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人数规模将达到140人左右,基本恢复到节前水平。

“人员进场后,我们会落实实名制、人脸识别、持证上岗、每天测温等措施,保证现场防疫到位。随着3月全面复工,智能化设备也将全覆盖。”浦东新区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杜玉良介绍说,工地疫情管控实行“抓两头控中间”,对低风险地区返沪人员实施点对点包车服务,直送工地。根据项目不同阶段,实施“按工序、分批次”有序复工,避免聚集。

据悉,浦东新区将按照“三个一批”强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复工一批,至3月底实现112项重大工程全面复工,总投资721亿元;开工一批,全年新开工项目30项,总投资115亿元;储备一批,加快川桥路等14个项目方案研究,争取尽早成熟,年内实现增开,总投资达106亿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郭颖/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