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检测试剂已出口22个国家,数量超过8万人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今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介绍了上海新冠肺炎医治科技攻关的情况。目前上海的一些药物和医疗器械已经在湖北抗疫一线和世界各国抗疫中得到广泛运用。
张全说,疫情发生后,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等5部门,组建市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组,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专班,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等四个方向,先后布局了两批18项应急攻关任务。同时,在药物和疫苗研发领域,上海牵头承担2项,参与5项国家科研攻关应急任务。
针对临床救治和防控急需,上海组织动员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与医疗机构紧密合作,迅速开展科研攻关、产品生产和防控应用。同时,发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化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1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42项合作攻关,携手抗击疫情。
科技攻关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张全介绍说,在临床诊治方面,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了“新冠肺炎感染防治”“创新性抗病毒治疗”“脏器功能保护”“阻止轻症向重症转化”等科研攻关,为“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提供了科技支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在临床检测上,应用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体系。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轻症、重症、危重症以及轻症向重症转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覆盖92%患者。在愈后支持上,突出及时跟进、过程管理。
在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研发方面,上海有3个检测产品获批并应用于临床。截至3月15日,累计发货442万人份,上海诊断试剂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沙特等22个国家,数量超过8万人份。目前,本市企业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上海研制完成的多个新一代检测产品,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上海研制成功的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有望成为行业标准“量具”。
上海还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机器人、医疗器械装备、红外测温监控系统等新产品研发,在一线的规模化应用,累计向全国25个省提供了486台各类影像检测设备,向9个国家出口了19台各类影像检测设备,并配套提供了AI运用、研发了方舱CT、远程分级诊疗等体系化方案。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出货量达400余万颗,订单超3000万颗,有力支持了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