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张继东:90后证明了自己堪当大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96小时的接力,在这座边建设边投入使用的雷神山医院内,火速开出了四个普通重症病区和一个ICU病房;在病区的走廊里,90后护士们又赶制了一幅幅正能量满满的励志漫画,更让整个病房顿时温暖起来……
来自6家三级医院、521人组成的医疗队,是上海9批援鄂医疗队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截至3月26日,这支队伍出征武汉已37天。谈及这支队伍,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不得不称赞:我的队员们个个是好样的!尤其是90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堪当大任。
▼ 探路 ▼
一座边建设边投入使用的医院
“约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雷神山医院,在疫情中边建设边投入使用,在信息系统、物质配给、物业后勤等方面都不成熟。”到雷神山医院的第一天,张继东印象深刻:新开的病区找不到保洁员;大家领药品、接患者要先探路,摸清路线包括沿途的坡坎后渐渐适应。
2月19日,经上海市卫健委在两日内紧急组织,来自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第七人民医院和杨浦区中心医院乘两架东航专机抵达武汉。
到达武汉后,医疗队队员被安排前往住地,短暂休息后:“当天晚上我和我们总联络员庄捷就来到雷神山医院对接任务了!”很快,医疗队任务明确,那就是接管雷神山医院C区4个普通重症病区,共192张床位。与此同时,根据救治需求,新开一个ICU病区,共31张床位。
来自6家医院的521人混编队伍承接5个医疗单元的救治任务,这是对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任务的简单描述。张继东说,压力确实不小,一方面是混编队伍,涉及团队磨合与专业协同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医务人员均来自综合医院,过渡到专科传染病医院需要较多的培训与适应。
再“硬”的骨头也必须要啃下!张继东与其他领队在综合考虑后,首先抽调出上海市一医院等5家医院中具有急诊、ICU、CCU背景的医务人员,与仁济医院医疗队一起参与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区救治;其余四个医疗单元则尽可能维持把一家医院的人集中在一起,一区一院的框架,一个病区最多只能由两家医院混编队伍负责。
从上海转战雷神山,带着这支521人的医疗队艰辛地开辟新的战场,张继东说,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 接力 ▼
96小时在雷神山再开重症病区
一切都是边摸索边克服。张继东告诉记者,面对一个边建设边使用的医院,医疗队只能抱着“万事开头难”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化挑战为动力。
任务很重、挑战不少,新开的ICU病区,是雷神山医院开设的第二个ICU病区,张继东带领医疗队进行了96小时的通宵接力。
该ICU由两个普通病房打通,配有负压病房,总计有31张床位,配19台呼吸机,同时按国际标准配备了ECMO等重症监护设备。很快,雷神山医院战斗力直线上升。
“过程确实很辛苦,这96小时,医疗队做了太多的事情。”张继东告诉记者,从病区保洁、病房布置到空间验收,检查密封性、负压是否符合标准,检查氧气工作状态;领呼吸机、安装呼吸机,再到空间流线设计、感控流程制定、信息系统安装,事无巨细,都有医疗队员的劳动成就。这无异于在救治患者的“战疫”之前,就打了一场病区建设的“接力战”!
“在这场接力中,多少次看到队员们困倦、迷离的眼神时,我内心情绪都在翻滚,很心疼,也很感动。但作为领队,我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工作,鼓励大家咬紧牙关,克服困难!”
96个小时后,这个ICU病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开始收治首位重症患者。这是凝聚了队员们心血的一个ICU病房。
几天后,在雷神山ICU病区走廊里出现的一幅幅正能量满满的励志漫画,让整个病房顿时温暖起来!这组出现在一线病区里的漫画是两位护士在辛苦护理重症病人后,连夜赶画出来的。她们从晚上九点半忙到了深夜十二点半。因为没有画笔,她们只能用医用记号笔,而这很考验画画的功底,因为所有的漫画都必须一次成图。90后上海护士以艺抗“疫”,传达“战疫必胜”的信念。
当医疗队员们在ICU病房内看到这一组组漫画时,顿时被温暖到了。有队员说:“因为彼此的鼓舞,抗疫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 见证 ▼
他成了雷神山婚礼的证婚人
在雷神山医院,所有的一切紧张而忙碌,然而也有最温暖、最让人激动的一刻。
“把防护服当作婚纱,待到花开登鹤楼,再看长江水东流。我宣布,于景海先生与周玲亿小姐结为伉俪!”2月28日下午5点20分,当张继东对这对95后新人发表证婚词时,他说“这一天确实是喜悦而激动的,这场极其简短的战地婚礼,生动诠释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于景海和周玲亿是仁济医院的两名95后护士,这对伉俪原定于2月14日领证,2月28日举办婚礼。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领证和婚礼被迫“叫停”,两位新人更是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分别报名驰援武汉。两人同时作为仁济医院第三批、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如今,正并肩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区抗击疫情。
在这场婚礼前,队员原本准备策划在酒店给这对战地情侣一个小惊喜,由于武汉目前商铺都处于歇业状态,医疗队联系雷神山医院的同事们可否为他们准备一个蛋糕。雷神山医院的负责人听说后非常感动,建议把这个婚礼搬到雷神山医院举行。
经过简单的策划,2月28日下午5时20分,一场简单而难忘的婚礼在雷神山行政区进行。这场特殊的婚礼感动了无数人,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能够在武汉一线并肩作战,远比一场婚礼、一次蜜月更值得铭记一生。衷心祝福他们百年好合,早日凯旋。”
这种正能量的宣传更能鼓舞大家的士气,鼓舞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为打赢疫情总体战充满了信心。正如张继东所说:“作为领队,我需要给高强度工作的医务人员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 骄傲 ▼
90后用行动证明自己堪当大任
援鄂37天,张继东带领的这支医疗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截至3月25日,累计收治病人数251人,出院人数146人。
作为领队,张继东对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521名队员如数家珍:“个个是好样的!尤其是90后,证明了自己堪当大任。”
90后党员田磊是急诊专科培训医师,兼任院团委委员、急诊科团支部书记,此次担任援鄂医疗队临时团支部书记。ICU病区首个出院患者就是他负责的。田医师堪称“数字达人”,有3个第一:ICU病区首个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医生;第一时间建立病区医嘱模板;带领团员青年录制“抗疫”抖音视频。
“抗疫木兰”邹天慧火线入党。这位仁济医院消化科青年医师,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也是一名消化科医生,报名驰援武汉没有被批准。所以,她算是“代父出征”。此次出征,她收到了一封父亲充满爱和鼓励的家书。她对父亲说:“就像您说的那样,在雷神山保护好自己,尽己职责,竭力救治,平安归来。”因为表现优异,她在雷神山医院火线入党。
在递交援鄂“请战书”时,1993年的重症医学科护士戴倩刚刚结束援滇任务回到上海,便奔赴武汉前线。重重考验更加坚定了她勇担使命的决心。于是,她第三次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月8日,戴倩火线入党了,在鲜红的党旗前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她深刻地体会到,有一种光荣叫火线入党,有一种前行叫使命担当。她说,在雷神山医院入党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
“选择从医,就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些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在这场阻击战中,这些90后的年轻人不惧艰险,堪当大任,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这场战疫我们一定会赢!而我,也一定要把每一位队员平平安安带回家!” 在援鄂满月那天,张继东写了一首诗,在诗中他写道:多少病人从死神手里被白衣“逆行者”拽回,多少紧锁的脸孔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多少扣紧心灵的数字归零了,多少批队伍要归航了。满月了,花开了,春风唤醒了大地,春天来了,武汉加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