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幕,各色“云上大餐”与市民“云端”相约
2020-03-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周胜洁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今天“云”上启动。这是疫情期间市民文化节的特殊安排,同时也预示着公共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转变。“云上漫步”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市民感受文化的一个独特的方式。

   云中漫步      市民文化节“画风突变”   

虽然去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已经开启了“云上市民文化节”,但是依然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可是这次在特殊时期,市民文化节“画风突变”,连开幕式都是“云上启动”。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可谓无处不“云”。包括云赛场、云剧场、云展厅、云讲堂、云市集等,可谓“云中漫步”。记者注意到,所谓“云中漫步”就是将各个群艺馆、文化馆等优质资源集中起来,同时在线上进行展示。

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北路新闸路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讲解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的修缮故事。而这一切都通过网络直播同时向网友传递。

   文旅结合      公共文化外延扩张   

杨浦区在今天的“文化服务日”开出了一个“云市集”,销售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包括著名中药号荣庆堂的“防疫香囊”。记者了解到,荣庆堂香囊制作技艺是上海市非遗,这次出现在云集市上让很多市民欣喜不已。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文化节举办7年,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加入。今年的市民文化节更加开放,进行了线上线下文旅深度融合。“云市集”就是文旅融合的尝试,在“市集”上不仅有香囊,也有“守白艺术·忆想天开”“金山生活”“安亭药斑布”等二十多家非遗文创商铺。一时间线上顾客盈门,销售一片火爆。

   美育计划      将艺术普及进行到底   

虽然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画风突变”,注重网络传播,但有一点不变,就是将对市民的艺术普及进行到底。今年是“市民美育计划”推进的第二年,在云讲堂、云剧场中,上海市各级各类文化场馆、专业文艺院团纷纷霸屏。而艺术普及教育一直是市民文化节的一个重要任务。

据了解,在此次市民文化节中,上海的京、昆、沪、越、淮、滑稽戏等剧团齐齐登场,“云”上雅韵||“昆曲Follow Me”明星课堂、飞行课堂——初识京胡、淮音雅“云”——艺术课堂、沪语小课堂、红楼团越剧流派清唱会、沪剧微剧场等系列云课程同时亮相。同时,市民文化节的品牌项目“赏戏团”也从线下走到线上。今天,黎安、蓝天、高博文、钱程等名师系列云课堂向全体市民开放。此外,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木偶剧团等也都拿出自己看家的公教演出或讲座、艺教课程。

   文化大餐      与文学大家在云间对话   

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在“文化普陀云”、“上海普陀”APP等线上平台为市民准备了系列“云上文化大餐”。

舞蹈、戏曲、合唱、小品、表演唱……“云舞台”从优秀群众文艺汇演中精选出3台精彩演出,轮番上演,聚焦苏州河沿岸的普陀区的发展变化,反映新时代下国家富强、科技进步,普陀人民万众一心与祖国共同努力奋斗的决心,节目编排有创新,以多元化、高科技和艺术性呈现。

来到“云书房”,以作家影像访谈录和名家讲座带领读者与文学大家在云间对话。普陀区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上海近现代作家影像访谈录”系列的第一期《茅盾:贴近大地的灵魂》,用一帧帧画面和一段段专家转述还原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巨匠茅盾在上海的文学黄金岁月。

“云书房”还为宅家的小朋友准备了经典绘本《神奇的绿雨伞》,用画面和朗读音频,演绎了一个关于分享、友谊、想象和冒险的故事。

走进“云展厅”,观众可以欣赏众多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作品。其中三百余件书法精品来自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以网络模拟展厅360全景再现,供书法爱好者在“云端”细细品味。

“云课堂”则奉上一系列文化艺术微课。《“上海故事吾来赛”沪语童谣课程》教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唱沪语童谣,学说“上海闲话”。著名二胡演奏家马稼骏特地为文化服务日录制了《丝韵之音——二胡的魅力》导赏课,阐释二胡的历史、胡琴的分类、讲解二胡经典曲目。

   文化新视角      新节目探讨艺术与生活   

今日,“长宁文化云”上线了一档新节目“长桌派”,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叶笑樱邀请了艺术工作者代表,一起以直播的形式,分享创意美食、咖啡文化,现场共同探讨文化艺术与生活,为市民提供文化生活新视角,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在特别时期,长宁艺术工作者都投身文化抗“疫”行动中。叶笑樱携手“群星奖”获得者孙彬彬,创作出原创歌曲——《逆行中的你》,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

“第一次看到出征的新闻感动得哭了,当时就想为战士们创作一首歌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且之后几乎每一天都被逆行者的壮志感动。这是发自内心写下的词,但是与那些逆行的英雄相比,我觉得还是微不足道。”叶笑樱说。

原创歌曲《守护》和《光》,原创京歌《莲花赋》……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近期推出的原创作品涵盖歌曲、弹唱、戏曲、软陶制作等,表达了文艺工作者们对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者的牵挂。 

14期线上抗疫诗歌分享,“致战士·天使”线上摄影展,“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展,一系列的“云端”相约,长宁通过线上方式将疫情期间的群众文化“云”传播给市民群众,足不出户欣赏艺术创作、打开文艺生活新大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