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有机,企业有序复工背后有张给上海的“隐形考卷”
2020-04-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图

国内疫情初步控制住,复工复产成为上海近期的关键词。但复工不是简单地重新开工,面对市场新形势,如何转“危”为“机”,已经成为众多受疫情冲击的企业关注的话题。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4月1日下午驱车一百多公里,实地探访了松江三家规模不等、领域不同的企业,试图给出一些参照。

  ▼ 有序复工,活力渐涨   

在松江玉秀路上的左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楼办公区,负责动画质量检查的陈瑞,正在和同事们对成片做最后的风格统一检查;离它9公里的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开心地宣布,下游的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也已复工,车间可以放心开足马力了;再走18公里的上海嗨酥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从隔壁消毒车间内搬出了新出炉的鲜肉月饼、萝卜丝酥饼,热情地招呼客人吃。

三家企业,分别从事文化、高科技新材料、食品制造行业,回天新材料是业内知名的大企业,其余两家则是更普遍、更常见的中小微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已经喜迎全面复工”。

左袋文化总经理于新告诉记者:“我们整个2月份都响应国家号召,所有人在家隔离、线上办公,3月初才开始陆续复工。目前除了最后一两位还没出14天隔离期的回沪员工,其余人都已来公司上班,复工率大概在90%吧。”

回天新材料的董事长章锋也透露,自己是“楚商”,所以家乡有难,公司早早就去支援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我们之前车间只有20-30%的生产率,不过现在随着疫情的缓解,已经全员到岗二十来天了。”

曾经因为各大酒店、餐厅、航空公司客流趋零、冷链物流公司没有司机等相关链条“断裂”而不得不暂时停工的嗨酥食品,董事副总经理曹哲慧邀请媒体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处理灌汤包、萝卜丝酥饼等。“我们有六十多名工人,分早晚班,早班的人刚下班,”他介绍说,“现在餐饮行业在逐渐复苏,我们的客户比较多,加上自有餐饮品牌,所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大概是恢复了8成,还会逐渐上来。”

这家公司曾是两届进博会新闻中心的点心供应商,记者对他们的各种中式点心,都颇有感情。更何况,民以食为天,他们的复工可能更有象征意义——出来吃饭的人多了,就是上海经济生活恢复活力的标志之一。

▼ 充实自身,转危为机 

复工,并不代表危机已经彻底消除,疫情一天不散,压力就始终存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三家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从危机中寻找机会,来完成保量甚至增长、弯道超车。“我们的产品原本有很多国际竞争者,很多人分食这块蛋糕,但现在只有我们一个人吃,我们很‘难受’。”章锋幽默地说,回天需要做的,是在这次危机期间,增强客户信心,并抓紧“囤积”人才。

回天新材料的陈列室大门口,有几个大字“中国最大胶粘剂研发制造商”。事实上,作为应用广泛的产品,他们服务的客户既有造火箭的中国航天、各大汽车制造商,也有华为、中兴这些科技新贵,以及常见的民用包装材料等等。“我们一开始当然也很担心,不知道疫情的发展嘛,但随着国内控制住了疫情,我们的危机也变成了好事,反而迎来了逆势而上的机遇。”

他透露,原本他们的国际对手有美国、日本等公司,“但现在他们要留在本国处理疫情,我们民族品牌就让大家发现,原来本土公司技术也好,还安全,市场份额就上来了”;此外,疫情造成了一些行业人才资源释放,“原本我们想挖还比较难挖,现在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他骄傲地说,回天新材料每次都是在外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逆势而上,“危机关头,要看企业自身,准备好了,危机就能成为机会。”

于新也有同样的感觉。她领导的左袋文化是一家创作型动画公司,专注于内容开发与创作,与法国、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与迪士尼、万达、优酷、腾讯等大型公司保持长期深度合作。旗下原创动画《艾米咕噜》是中国首部入选荣获法国戛纳电视节MIP JOUNIOR全球选拔冠军。

“疫情当然会带来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变化,比如很多合作方的回款变慢。我们也在积极自救,为此我们迅速调整了思路,进行了非常时期的业务转型,”她说,之前公司以中长线的长期项目为主,现在则投身于转型周期较短的若干小项目,包括校园停课造成的大量儿童观众长居在家的现状,“我们在内容保持它的娱乐性的同时,也融入更多的户外大自然的科普知识。我们做了快速的转型和准备,在两个月内就推出了包括《神奇的动物》《神奇的自然》《神奇的植物》等相关系列片,是40多集的短片系列。”

此外,结合市场对口罩等产品的刚需,他们也和科技公司跨界合作,共同推出了以动漫IP授权和结合科技产品为主的儿童防护口罩,相关的一些更多的科技产品,现在正在研发和筹备当中。“危中有机,我觉得左带不仅相信我们可以渡过困难期,而且还会发现更多的发展的机遇。”她说。

即使是“不愁客户”的嗨酥食品,也在这次疫情危机中,尽快地尝试了各种新方向,做足了应对危机的功课。“除了原来供应的这些渠道,我们自己也开出了自有门店品牌,此外,我们先后和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有菜网甚至网红薇娅直播等网络电商平台进行业务的磋商与接洽,以此来创新我们的整体的一个营销模式,努力寻求抗疫新形势下的线上合作。”曹哲慧说。

▼ 政府扶持,确保信心 

在采访中,三家企业都表示,能够迅速、有序地复工,政府的扶持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还给了企业“信心上的保障”。

曹哲慧说,疫情一度让企业们恐慌,但“上海28条”一发布,他就感觉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都不用说其它扶持了,仅仅是延缓社保的缴纳一条,就已经很好了,给了我们缓冲的时间。此外,区里面也出了‘松江26条’,扶持得很有特色,其中就有‘店小二服务’,现在很多事都是政府上门来帮忙代办、解决的,是很好的惠企政策。”

众所周知,餐饮企业准入门槛并不高,所以此次疫情危机,对产业打击非常大,然而,对品牌化战略实施得比较好的企业来说,一旦客流复苏,就是这些优质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时机。给出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信心,正如很多企业负责人所说,比资金扶持作用都大。

于新也很感慨。在危机发生后,松江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鼓励他们积极申请市区各类文创扶持资金,并给予一些必须的采购订单,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既扶持了企业,又增强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整个链条的复苏。“我们的办公大楼,是私人产业,不属于国有,但是松江区方面,一直在积极帮我们协调房租的优惠和延后等,减轻我们的压力。”她说,这些措施都能见识到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

早在疫情发生之前,上海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就将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上了极高的高度,一网通办的便捷度,屡屡获得企业界的点赞。章锋的企业,就因为上海的企业服务环境“堪称全国最好,没有之一”才扩张了过来,“这次疫情,上海除了28条政策,我们很紧张的时候,政府带着口罩、消毒剂上门,来了解我们的情况,看是不是受到了大的影响,这一点,就特别暖心。”

对企业来说,疫情是考验内功的“非常事件”,而对上海来说,企业是否能够有序复工,又何尝不是考验上海营商环境“内功”的一张重要考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