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疫情冲击?这些上海企业在危境中发现了机遇
2020-04-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周胜洁

一场疫情袭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它让国家和社会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不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对市场主体,抑或是对普通民众,疫情产生的负面效应难以避免。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和企业在逆势生长,甚至若干传统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化危为机之路。

在位于闵行的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一些高科技企业无惧危机逆势扩张;而在长宁区的上海航食生产基地,传统的航食专营也正向“空餐+地餐”的方向转型。

刘春霞/图

  疫情成为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助推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展现出了科技抗疫的优势。

作为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位于闵行的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马桥AI创新区)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截至今年2月,园区已洽谈项目近百个,预计落户项目50个,总投资约130亿元。

一个月前,由园区内人工智能企业达闼机器人打造的全国首个“智能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项目实现整体交付。在这个智能方舱医院里,来自达闼机器人的五款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清洁消毒机器人、医护助理机器人、智能运输机器人、门禁测温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各司其职”。此外,智能方舱的云端AI智能方舱指挥系统,管控着医院的全部设施;所有的病人都有物联网的设备,能够掌握他们实时心跳、温度等所有状态;所有医护和后勤可以做到零接触的机器人服务,比如送水送药,清洁消毒。在5G网络的支持下,智能方舱甚至可以完成远程问诊的工作。

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达闼机器人董事长汪兵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达闼机器人陆续向疫情严重地区及医院捐赠和提供了系列云端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北京、上海、广西、武汉等几十家一线医院及方舱医院上线,完成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杀菌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保障了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刘春霞/图

汪兵透露说,这次疫情成为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助推剂,促使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机器人出货量与疫情前相比增长了3倍,而且这种推动作用还将延续到疫情之后。

就在不久前,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占地面积243亩,总投资35.6亿元。汪兵表示,达闼机器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在马桥AI创新区打造“上海牌”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高端制造基地,吸引和争取国内外尖端上下游团队,产城结合,领先布局下一个千亿级产业。

截至今年2月,马桥AI创新区共洽谈项目近百个,预计落户项目50个,总投资约130亿元,初步形成了试验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氛围。未来5年,马桥AI创新区将重点聚焦发展两大主导产业:一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区内代表项目包括达闼机器人、迪信通机器人产业园、鲸鱼机器人等。二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内代表项目包括紫光(上海)芯云中心、上海电气IDC项目。

  “东航那碗面”实现“空餐+地餐”转型  

此次疫情之下,航班配餐量急剧下降,据悉,位于长宁区的上海航食,原本每日的产能在4-5万份,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配餐需求降至2000份。危中寻机,上海航食嗅到了“空餐+地餐”的商机。

今日,在市市场监管局、上海海关、长宁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核发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让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航食”)可以在地面从事餐饮行业,实现“专营航食”向“空餐+地餐”转型。

作为东航集团旗下东航食品所属的核心企业,上海航食目前已占据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航空配餐八成的份额,日均配餐量达14万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境口岸从事食品生产(含航空配餐)的,由海关负责。而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的,则需要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许可、监管。

因此,上海航食如果要将产品推向机场外更广阔的流通领域,还应取得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赖树生指出,地面餐食与航空餐食的区别不仅在于主管单位不同,两者的卫生安全标准、食品加工流程、生产空间布局、食品类别都不尽相同。

在3月5日接到企业的申请后,市、区市场监管局多次专题调研协作、实地指导研讨,上海航食也在短短14天之内完成车间环境改造、工艺流程制定、生产流程优化、厂房图纸细化、生产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完善和人员培训工作,并同步完成了新产品试制、产品型式检验、营养成分检测、保质期测试、营养标签制定等一系列工作,3月25日通过了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现场审核。

今日,《食品生产许可证》颁发了,生产者名称为: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同一生产加工场所,既有海关部门颁发的《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证》,又有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一址两证”,这在上海乃至全国尚属首例,也是长宁继创新“一照多址”“一证多址”后,在食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的首次探索。

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虹桥中心总经理顾杰介绍说,上海航食目前采取错峰生产模式,白天生产航空餐食,夜间制作地面配餐。“错峰生产有利于弥补受疫情影响造成的营收缺口,后期预计每天地面餐食产能为2-3万份,超过50%将走向市场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