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成多国语言免费下载,《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全球首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最早派出专家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此后,该院陆续派出多批次医护赴武汉抗击疫情。全球疫情暴发后,中山医院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全球抗疫……
4月8日晚,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应对新冠肺炎复旦中山网络国际论坛暨《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中山方案”)全球发布会上,中国专家防治新冠肺炎的方案向全球发布,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供免费下载。
面对新冠肺炎这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做出了怎样的应对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从疫情防控、日常医疗工作和医务人员关爱三个方面与全球专家进行了共享。
樊嘉教授谈到,中山医院自接到疫情消息后,于1月20日成立医院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先后发布了17项工作制度。在此期间,1月23日,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钟鸣成为上海最早驰援武汉的专家之一,之后中山医院派出四批次百人医疗队奔赴武汉,积累着多学科协同的救治经验。
“中山方案”以宏观视角,着眼于医院面对疫情的总体部署和全局把控。该方案详解从急诊、发热门诊、门诊流调到门诊分类管理,筑牢医院疫情防控层层关卡。方案提出,随着疫情变化,精准施策,通过加强医疗精细化管理,做到日常工作与疫情防控平战结合。
“中山方案”同时介绍中山医院应对疫情的许多具体的创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比如:中山医院划出2个发热门诊,将符合重点地区流行病学史、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以及聚集性发病等筛选标准的患者引导至医院第一发热门诊,普通的发热患者分流至第二发热门诊分区域就诊,并且指定专用的CT机房为发热患者检查提供服务。这样的方法快速及时,精准分级,避免交叉感染。
参与《中山方案》编纂的主要专家——中山医院呼吸科宋元林教授、重症医学科诸杜明教授、护理部张玉侠教授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中山方案”进行解读。据悉,宋元林教授和诸杜明教授参与上海市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诊治,他们的分享有助于提高全球同道诊治新冠肺炎的水平。
眼下,全球都在关注疫情的拐点。对此,上海市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成员、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表示,如今走到疫情防控第二阶段,国际疫情形势快速变化,严防境外输入病例成为主要工作。他表示,关于疫情走向,没人敢轻易判断,因为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他建议,接下来应对感染率高的国家人员入境感染风险,相关政策也应该做出调整。
当晚向全球发布的“中山方案”凝聚了中山医院医护的智慧和经验,已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多国语言,在多个网站供免费下载。中外专家们就全球疫情走势、如何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外国卫生行政官员们表示,中山医院的抗疫经验对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