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专访:疫情之后,我们怎样培养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
2020-04-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此轮新冠疫情是又一次涉及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到2025年,上海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而其中就明确要建设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当下,在人才培养上,上海应有怎样的思考,又有哪些准备和抓手?记者就此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教授。

 人才培养不能仅着眼于满足医疗卫生体系需要 

上海发布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进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升级,但光有硬件还不行,还要有软件,软件中人就是关键。

“下一步要‘两条腿走路’”,吴凡指出,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上海优质卫生和教育资源,培养既有临床技能又有公共卫生视野的医防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更多有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医工、医理、医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全领域、具备多种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精英。

无论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还是预防医学,复旦上医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历史久、底子厚,教学质量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同,这是吴凡的评价。因此,第一种类型的人才,在吴凡看来,复旦上医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就能培养。

至于培养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或者说大医学、大健康、大公共卫生概念里的复合型精英人才,吴凡认为,无论是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疾控体系,还是具体的应急管理、卫生法学、大数据应用、健康城市建设等等,都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包括法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危机管理专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规划师、气象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等。

“我们现在谈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满足医疗卫生体系内部需求,更应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管理架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考虑。”吴凡这样强调。

从疫情暴发之初的风险评估、决策响应、风险沟通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表现来看,就曾暴露出诸多不足,引人诟病。“试想,如果相关专业人员、政府官员有公共卫生的基本理念,具备应急管理的基本技能,在应对中就能得心应手。”吴凡说道。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考虑,其实并不是个人意愿的问题,而是知识体系构建和岗位胜任能力的问题。

 筹备建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 

吴凡介绍,目前正在酝酿筹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定义为“应急管理”,实质就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的。

该拟建的中心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涉足领域广泛的优势,以上海医学院为依托,包括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哲学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

“为了将更多领域的专家纳入进来,有更多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让医文、医理、医工充分结合,我们已经和相关学院开了碰头会。”吴凡举例说,疫情防控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个很经典的方法,如何利用现在的大数据挖掘、通讯技术等新型技术,更好服务传统的流调,提高流调的效率,这亦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诸如此类,理应是未来的方向。

同时,还将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和复旦大学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等为实践基地,进行理论验证和应用研究。中心还可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等开展国际间比较研究,同步对接国际平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中国故事,发挥国际智库作用,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据透露,“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将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是逐步建成上海(2021年)、长三角(2022年)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2024年)。

 公共卫生专业今年硕博招生计划翻番 

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

目前,上海也明确,鼓励上海医学院校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重点开展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卫生应急管理、消毒与病媒控制、寄生虫病、食品与环境卫生、心理与精神卫生等学科建设,支持医院感(传)染、呼吸、急危重症学科发展。

落实到复旦上医今年的招生,也确有扩招计划。“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上,以流行病学专业为例,招生计划是翻番,近80人,在MPH(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就更多,有近200人。”吴凡指出,除了研究生的培养上,还有一类就是要强化各类人才的培训。例如,在医学毕业生的规培方面,就要考虑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知识。在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学位上,随着各地需求量的增加,这方面的培训也将增强。

经此一疫,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放置于国家安全的框架之内。因此,吴凡相信,人才的重视是必须的,人才的需求也是极大的。“我们既要有专业的人员,更要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多跨学科研究、新型防疫的专家。”吴凡说,公共卫生面向的不是个体,从英语“Public Health”就可以看到,一种译成“公共卫生”,一种是“公众健康”,但核心是一个意思——这是围绕公众健康展开的,管理的是人群的健康。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造就适应全领域、具备多种岗位胜任力的精英,希望这些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经过我们的培养,能够具有公共卫生视野,树立起健康为上、健康第一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后,再结合原来的学科背景和专业领域,这样的人就会干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真正将‘健康融入万策’。”吴凡说道。

 疫情给了公众对公共卫生最直观的感知 

“疫情一来,我们这些从事传染病研究的人似乎了不起,但疫情一走,可能又是属于被冷落的。现在上海要建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体系,我们觉得可以扬眉吐气了,为了这座城市的安全,我们准备坚决地干下去。”“华山张爸”张文宏曾这样说道。在上周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在复盘上海疫情防控时也专门提及上海有几千名疾控人员和医师对病人进行追踪,追踪之后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这使得我们避免了社区的传播。

吴凡笑言,她和张文宏开玩笑说,这句话真正说到心坎儿里去了。的确,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医学院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吸引力更大一些,因为大家能看到治病救人的成就感,是更“红”一些,但学预防医学的,从这次疫情中,得以直观地让公众感知其背后的“崇高”。

“如果比喻医生是在下游打捞,把落水的人捞上来,公共卫生医师则是从根源上预防,要在上游筑坝,不让洪水泛滥。”吴凡觉得,此次疫情,上海几千万人口,只有几百个病例,公共卫生医师最大贡献就是控制了病人的增量。

“疫情过后,我相信,学医的人会更多一些。不仅是在一线临床医生,公众也更理解了公共卫生专业的崇高。”吴凡坦言,她一直讲,就像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这个领域的人关注的不是个体层面的“病”和“治病”的技术,而是聚焦群体层面的“疫”和“成疫”的根源。

孩子们在成长中会十分崇尚英雄。在和平年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太多英雄的身影让人铭记。“不仅是临床,还有对公共卫生的认知,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直观的课堂。如何像公安一样去破案,怎么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我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多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我也期待,今年的高考招生也因此有新的气象。”吴凡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