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飞雪”时,怎么防?重点来了→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随着申城气温回暖,空中飘扬的飞絮也多了,让人忍不住喷嚏连连,过敏体质者更是苦不堪言。
这周末,家住黄浦区的小张外出走了走,回来后发现浑身起了疹子。起初他以为是“风疹块”,就涂了点药膏。但过了一会儿,便觉得胸口闷痛、心慌,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医生检查后,给他进行了抗过敏治疗。因为小张有冠心病史,他的胸闷、心慌正是由于全身过敏反应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心率反射性增快等。
回忆接触的过敏源,小张最后把“元凶”锁定在家附近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飞絮身上。
4月开始,上海进入持续一个多月的植物“飞絮季”。这些飞絮的主要来源是行道树木,如三球悬铃木(即梧桐)、柳树、杨树等。上海仁爱医院皮肤科医生戴君来主任介绍,树木的飞絮本身并不会导致过敏等疾病,但在空气中会和灰尘、微生物成分结合,形成过敏源,导致皮肤敏感者过敏性皮炎,面部出现红斑、瘙痒、风团,引起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患者之所以过敏主要和过敏体质及人体免疫系统有关,过敏反应一般有以下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局部或全身皮肤发痒,眼睛痛痒、阵咳等。过敏如果不及时治疗,除了全身过敏,如荨麻疹外,有可能转变成哮喘、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那么荨麻疹又是如何引发心脏病的呢?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张雅君教授解释,皮肤发生荨麻疹时,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心脏全身血管扩张,有心血管病的病人特别是冠心病人会产生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症状加重等。这时,患者不适症状的重点已不在皮肤丘疹痛痒上,而是胸闷窘急、喘咳气短、心慌烦躁等,甚至因心绞痛而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危急表现,这里的心电图可见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记录。对于原本就患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过敏成为增加原有疾病的危险因素,使病情“雪上加霜”。
═══ 划重点 ═══
飞絮季,过敏体质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关闭门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勿在室外晾衣。尽可能在屋内晾干衣服(用干衣机更好),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否则衣服、被单、床单等容易沾染柳絮。
2、科学饮食。禁食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坚果类、海鲜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食用蜂蜜。
3、疫情期间,出行时尽量做好对病毒和过敏的双重防护措施。比如,可以戴上口罩、太阳镜、穿长袖等。
4.尽快冲洗或擦拭。果毛、柳絮等飞入眼睛,接触皮肤导致发痒,切记“不揉、不闹、不惊慌”,尽快用干净的凉水冲洗或者用湿巾纸轻轻擦拭。过敏性鼻炎者,或对花粉、柳絮敏感的人,每天清洗鼻腔2-3次。
5.及时就医。若皮肤瘙痒、全身过敏严重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寻找过敏原,对症处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