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生的宅家书桌遇上“文体范儿”,画风秒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笔墨刻印、话筒、小镜子、数位板、提神的香薰灯,还有直接在瑜伽垫上架起的书桌……当大学生的书桌有了“文体范儿”,更多的活力和创作灵感由此氤氲而生。本期的“大学生宅家书桌大赏”,我们聚焦这样的“画风”——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 刘阳
“宅宅岁月”依然是进行时。何以解忧?唯有拿起专业的画笔,投身到艺术创作当中。
▉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专业 林麟
每天宅在家,与笔墨为伴,在案前写写字,刻刻印,也是极好的!不过还是想念学校的樱花,樱花树下的老师同学们,教室里的签到表,图书馆里的沙发,想要快点回学校,继续有你有我的时光。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市场专业 席琦
书房总是被老席“霸占”,于是床边小小的梳妆台便和书桌合二为一啦~除了学习的硬件设备,还常有咖啡和音乐伴我左右。每天起床,拿起日历划上一笔,写下计划,是每天最有仪式感的时刻~以及身后的画板,是最棒的解乏剂!等我的fafa画完,开学还会远嘛~
▉ 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专业 赵晋冀
美术专业的我不能返校就失去了画室,所以ipad成了主要绘画生产力。电脑上在设计新的作品集,敬请期待(*❦ω❦)桌上有一本书是早就在图书馆借看的,感觉要上黑名单了,哈哈。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市场专业 徐喆
每天起床第一事,先列to do list。桌面上的小闹钟可以倒计时25分钟,进行“番茄工作法”,在家学习效率也能up up up~
▉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宋雯怡
瑜伽垫变临时书桌,感觉自己是个机智的girl!课上累了可以躺会儿,做做拉伸放松自己。足球、排球,陪伴着学习理论知识,仿佛就把技术动作也学会辽。
▉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专业 朱雨晴
摊开毛毡,铺上宣纸,倒出笔墨,临摹上一页,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喜欢练字前后有小小仪式感的一切步序(“摆摊”与“收摊”),感受笔锋与纸卷的轻轻摩擦,细细品味每一个汉字,只专注于当下的一刻。
▉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朱姝灿
上电影史课和影片分析课总是动不动放起电影,这时候手边就要“常备观影零食套餐”。为了方便,东西都挤在一处,看起来乱乱的,但女孩子的桌子,乱中有序才是真理,本“伸手党”表示很满意!
▉ 上海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张家洁
桌上的这个小镜子可不是臭美用的哦,由于播音专业的学生要时刻注意发声时的口腔状态还有声音的位置,所以小镜子是必不可少的!学累了,余光瞟到可爱的娃娃,顿时就被治愈了,这就是追星女孩简单的快乐吧,一秒恢复满满元气~
▉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陈德芳
我特别爱鼓捣自己的书桌,马卡龙的色调,少女心爆棚!
▉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邢维逸
这段时间呆在家就是上网课+画图摸鱼啦,学累了还能看看喜欢的杂志,生活也不过如此!
▉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陆钰怡
被困在家也不能耽搁毕业呢,在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日常,除了学习,也要生活呀。新鲜的水果、提神的香薰灯、治愈的花花,除了“难产”的论文,一切都是很美好der~
▉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张轶然
“碎花墙纸+碎花窗帘”不知道算不算是在花园里学习的花园宝宝了!速写本和小卡片一直放在书桌上,学累了就戴上肩颈按摩仪画几张画。学习+养身+休闲,这可能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写照吧。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生 黄佳
作为一名医学科研狗,桌面上少不了狗狗的陪伴。读过的医学书籍沉淀着数十载的寒窗苦读,清歌一曲,魔方大厦,伴我一路前行,手痒的时候还是练习下缝合技术,这样以后上手术台就有手感了(露出坏坏的笑)。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 沈智灵
台灯+猫咪+感应式的桌面垃圾桶+小爱同学,统统都是我的最爱!干净简约又不失功能性的桌面可以保证学习时的专注,也能让自己的学习状态保持舒适,播放着轻音乐享受学习钻研的乐趣,生活有时候就是那么快乐!
▉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程帅鸣
幸好在放假时把要学的书带回来了,要不然全靠电脑学习记都记不住。上课认真上课,下课好好放松,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时间用有意义的事情填满,才不会虚度光阴。可能是那个化石,让我老感慨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殷洁如
看书学习、思考研究、线上工作,我的娃娃们全天在线当“监工”,很负责!一张书桌,一方天地。
▉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陈霖
书桌的C位留给我的电脑和数位板,方便我日常画帅哥哈哈哈,然后旁边杂七杂八的小东西里藏着一个小镜子,学习累了就拿来臭美,默默说一句“我怎么这么好看”~
更多宅家书桌大赏
戳这里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