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些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孩子们吃得消吗?
2020-04-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除署名外)

疫情期间,各种家用监控设备销量猛增,登录某网购平台,一款售价199元的智能摄像头在最近一个月里卖出了超过5.5万个。留言中,许多买家表示是为了方便监控在家上课的神兽们的实时动向而购买的,有些还上传分享了拍摄下的监控画面,对于360度无死角以及语音提醒功能,买家纷纷表示满意。

复工后的家长原本是想通过安装摄像头来分解自己的各种担忧,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最后大多都是得不偿失,有的遭到孩子强烈反对,还有的因此引发家庭矛盾。专家认为,只有让孩子自发地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

全景视觉/图

 ▼ 家长初衷 ▼ 

摄像头实时观察孩子状态、保证安全

在一家国企任职的刘女士自从上班后,就在客厅里装上了摄像头。工作间隙一有空,就会打开手机,看看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在做什么:“为了上课,平时严加管控的电视、手机、平板电脑三件套统统留给了孩子,实在不放心啊!”

张女士是一个全职妈妈,家有二宝,大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小儿子读幼儿园大班。疫情发生后,她虽然和俩孩子24小时都“粘”在了一起,但还是选择在女儿的房间里装上了摄像头。

“两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完全不同,小儿子需要我更多的陪伴式教育,我实在无法兼顾到大女儿的学习状态,所以干脆装了一个摄像头。心想着,当我在儿子房间陪儿子的时候,可以顺便瞄几眼女儿的动态。 ”

陈先生的儿子今年读高二,在家里装摄像头的想法是受到其他家长的启发:“我和儿子平时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同学的家长有一个群,一共有七个人吧,经常交流一些育儿心得。这个年龄段的男生都喜欢打游戏,虽然他们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但是心智依旧不成熟,贪玩儿,就怕他们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私自用电脑组队打游戏。于是,我就在群里寻求解决办法,结果发现已经有三个家长为此装上了摄像头,我立刻要来了购买链接。”

 ▼ 孩子心声 ▼ 

感觉总有一双眼睛时时刻刻盯着自己

那么,孩子们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刘女士说,刚开始,孩子还觉得蛮好玩的:“因为他平时偶尔会看一些真人秀的节目,所以也就没有那么敏感了。而且,我和他说,主要是妈妈担心他在家的安全问题,如果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他的话,会放心一些,他也就同意了。在前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是比较密切观察他在家的一举一动的。儿子还是蛮自觉的,再加上我工作也忙,所以到后来,我也就每天看个一两次吧。”

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刘女士儿子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变化。“有一天下午,差不多是在第三周吧,我发现他居然是躺在沙发上的,手里没有书也没有笔。我心想,他还真是把上课当成看电视了?我气得立刻打电话回家,把他臭骂了一顿。他刚开始很错愕,争辩了几句,后来猛然抬头盯着摄像头。”之后,等刘女士心平气和之后才得知,当时儿子确实是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才想稍微休息一下的,但是即使她为此道了歉,儿子依旧非常生气,坚决要求关掉摄像头。

张女士家里发生的事,更是让她气不打一处来。“其实,装摄像头只是给她一个小小的威慑作用,让她自己自觉一点。有一次,她上完一节数学课出来,我就随口问了一句,刚才有没有专心上课呀?没想到她回了我一句‘你不是有摄像头,都看到了吗?还问我干嘛?’真是把我气的呀!”

而陈先生买的那个摄像头,至今还躺在盒子里。原来,刚拆开快递盒的时候,儿子就看到东西了,立马跳起来:“你想干嘛?你不相信我?你这是侵犯人权!”把陈先生怼得哑口无言。

反感,是孩子们的普遍反应,这种分分钟上演的“楚门的世界”,让他们觉得总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地盯着自己。因此,也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

全景视觉/图

 专家建议 

重点还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家长们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对此闵行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陈滢老师表示要远离实时监控:“远程监控会降低孩子的心理安定感和界限感,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对控制敏感。纯粹的控制和监管,不仅让孩子缺乏心理上的安定感和界限感,有时还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导致亲子关系受损,孩子一旦心理上拒绝你,对家长的‘反侦察’能力会超出你的想象。事实上,定静生慧,家长的平心静气背后的笃定和信任会转化成力量传递给孩子。”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也认为,如果完全指望依靠摄像头的监督而使孩子自律起来,那恐怕多半是要让家长失望了。“之前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难道家长也会无时无刻地监督吗?不会。所以重点还是要靠家长自己去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而不是一台机器。比如目标管理。装摄像头监督的是过程,那么何不反过来,和孩子事先沟通好想要达到的结果,比如要求在几点前完成什么事情,让他自己心里有数,奔着这个目标去做。再比如奖励制度。在完成定制的目标之后,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和孩子约定,之后的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不是担心上网课的时候玩游戏吗?那么可以把玩游戏安排在这个时候,当然要控制好时间。”只有让孩子自发地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到底要不要监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张结海提醒家长,摄像头是无法代替家长处理问题的,看得到孩子却摸不到孩子,所以孩子在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