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近期慎食这种海鲜,易中毒!
2020-04-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于林

每年4月5月,全国各地都出现食用贻贝造成食物中毒的新闻,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些安全提示,提醒小伙伴们少食慎食贻贝。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陈舜胜教授为小伙伴们答疑解惑。

问:赤潮爆发,为什么要少吃贻贝等贝类?吃贻贝中毒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答:赤潮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微藻)爆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危害渔业与生态环境的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赤潮的水色因形成时占优势浮游微生物的种类而异,有呈粉红色、酱红色、黄褐色甚至绿色,赤潮的海水带有腥臭味。赤潮发生时,海水的溶氧量明显降低,赤潮微藻带有强烈毒性。因此贝类、鱼类接触、摄食赤潮生物、感染毒素后,会造成大批量死亡;轻度接触,则使鱼贝类带有毒性。鱼类中毒后死亡容易察觉,贝类耐毒性强,部分染毒后仍然是存活的,容易被忽视。鱼类遇到水质差的环境在一定程度内会游动避开,贝类一般为定着性生物,无法及时移动避开污染水体,更易染上毒素。

海虹是中国北方大连、青岛一带对贻贝的俗称,浙江与上海地区将其煮熟后的干制品称为淡菜。贻贝作为滤食性生物,可以从海水中摄取颗粒状及胶体状有机物,还能从海水中直接吸收有机物。贻贝大多生活在潮间带至低潮线附近,这是赤潮的多发区域。赤潮一旦发生,区域内其他贝类,甚至鱼类,都有可能染毒。贻贝只是作为普遍分布并广为食用的代表性贝类,比较具有典型性。如果我们食用了这些染毒的贝类(或鱼类),赤潮毒素进入我们体内,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死,赤潮毒素的种类繁多,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中毒都可归因于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是一种与河豚毒素的毒力与毒性近似的神经毒。

问:贻贝在什么季节适合吃?

答:春夏、初秋季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赤潮更多一些。建议赤潮多发期间,不要食用海虹等贝类。近年来赤潮发生的季节延长,区域也在扩展,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该增强检测、监控与监管。作为消费者应该选择采自海区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食用贝类。

问:怎么挑选贻贝?如何食用?

答:贻贝为海水贝类,如果能用海水、盐水将贝类暂养一下,毒素稍微会有一些排放、毒性缓解。不过建议赤潮期间少吃海虹等贝类。挑选时一定要选择活的、活力强的,死的不要吃。贝类的毒素一般在内脏中较高,必要时可去除内脏。同时,要清洗干净再煮熟。

问:春季吃什么海鲜比较合适?

答:春季应市的海鲜种类很多,鲳鱼、鳓鱼、凤尾鱼、大黄鱼,都是适时的美味佳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于林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