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封千里回信亲手交到他们手中!上海1649位最美逆行者全部回家
2020-04-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少年强则国强,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奋发图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这是一封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写下的回信!     

今天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51人结束隔离后回家的日子,随着队员们的平安回家,医疗队领队、市六医院党委副书记范小红亲手将这封跨越千里的回信带回了医院送到了西南位育中学团委孟书记的手中。

  穿越千里,却是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  

“是你们的精神告诉了我们,中国,这个屹立了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在积淀深厚文明的土地上,有着无数的无名英雄。”4月8日,武汉“解封”第一天,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团委全体团员给坚守雷神山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们送上了一封致敬信。让学生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雷神山六院勇士的回信鼓励。    

这封回信中写着:“我们只是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转换了工作场所,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身为未来的栋梁之才,你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家中埋头苦读,奋发图强,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们还另外拿出一张信纸,签上了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名字,范小红还特别写下了一句寄语:“祝同学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所有支援武汉医疗队员的回归,市六医院援鄂医疗青年突击队员陈小华和黄翠琴将签满所有队员名字队旗也赠送给西南位育中学团委。他们希望这面象征着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旗帜,能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们投身祖国建设,成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1649位逆行者,今全部大团圆  

“我们在一起,等花开疫散。”这是出发时,第六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每个行李箱上都贴着这句话。白衣执甲,带着责任和使命;驰援武汉,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们坚守雷神山医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六院援鄂医疗队所负责的雷神山C2病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到100%。        

“我们有幸见证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与勇敢,我们有幸看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重启,我们有幸亲历了雷神山医院最后一个普通重症病房的关闭。六院医疗队不负所托,圆满完成医疗救治工作,全部队员平安而归!” 出发前,六院援鄂医疗队领队范小红感慨万分,“最让我舍不得的是武汉的医生和患者。忘不了与武汉同行们的共克时艰;忘不了与武汉患者们的休戚与共。在艰难时刻,我们始终守望相助。”    

今天,六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51人结束隔离后,返回了各自的家。回家了,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伟紧紧搂住了自己的儿子。在儿子心中,妈妈是“重症在肩的雷神勇士”,“我们逆行武汉,不负此生、值得纪念,但不能让它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光环。因为我们是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周伟说,“今后我们将继续轻装上阵,笑对人生。”   

从国家卫健委指派专家钟鸣小年夜踏上征程起,上海先后共派出八批援鄂医疗队共1649名医护人员。到今天为止,上海的“逆行者们”一个不少,都平安回到各自的家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