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和游戏产业侵权问题较突出!上海对知识产权加强司法保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今天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各区司法机关也陆续公布了近年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典型案例。对持续加大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更专业、更规范、更有力的司法保障。记者从中发现,动漫和游戏产业的侵权问题较为突出。
▼ 奉贤区检察院 ▼
万代公司首获全额退赔
2017年底,杨某在未经日本株式会社万代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从“阿尔法兽”系列美术作品获得素材,通过电脑绘图和建模,形成设计图纸、立体玩具模型和配件,并以“百变钢铁忍者”为作品名称将主体玩具模型在国家版权局进行美术作品登记。后又伙同叶某制模投产约7000套玩具,并交予犯罪嫌疑人董某等人,对上述产品预售。此案2019年6月案发,非法经营额200余万元。
从奉贤区检察院发布的《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2019年度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情况》中可以看到,在该案中,奉贤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捕诉合一”一体化办案优势。最终,共退赔权利人日本株式会社万代公司200万余元,该案系万代公司首例获得侵权人全额退赔的案件。万代公司特派代表专程至奉贤区检察院表示感谢,并赠送“公正廉明、执法如山”牌匾。对此,董利副检察长回应:“无论是对于侵犯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犯罪,还是对待民族企业,尤其是拥有自主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的主体,我们都将尽责履职、平等保护。”
▼ 徐汇区检察院 ▼
大学生成手游“私服”二级代理商
近日,徐汇区检察院通报了2017年至2019年,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以及办案特色工作机制。通过深挖知识产权犯罪线索,使得区域内知识产权违法情况得到较大程度处理,两年来检察机关受理此类刑事案件量有所回落。
徐汇区检察院总结发现,知识产权侵权犯罪领域已经从物理空间发展到了虚拟空间,网络化犯罪趋势明显。例如依托网络实施的假冒注册商标案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运行于网络上的计算机软件作为侵犯对象的侵犯著作权案以及涉及非法“外挂”程序的非法经营案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郑某某等人盗窃《航海王》手游源代码并开设私服牟利的案件。至案发,郑某某等人非法经营金额达人民币80余万元。该案成功打击了侵犯著作权的整条犯罪链,并获评2018年国家版权局有功单位一等奖。
▼ 普陀区法院 ▼
游戏直播等“互联网+”案件不断涌现
从普陀区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中可以看到:近五年来,法院共受理涉影视传媒、动漫游戏、表演艺术、广告创意、服装设计等主要文化创意领域合同案件238件,占25.8%,涉及东方慧谷、中国梦谷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同时,以游戏直播、网站建设、虚拟现实产品设计等与“互联网+”产业相关案件不断涌现,如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网络游戏直播版权费计算、H5应用设计、VR项目成果交付等争议。典型案件如上海映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上海熊猫互娱文化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