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五四,上大500余名研究生云上听“青年榜样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101年前,青年学生们为拯救民族危亡发起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101年后,吾辈青年传承五四精神,以实际行动担当时代使命,在华夏大地唱响青春抗疫之歌。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近日,一场“研途青年说”榜样分享会在云端精彩开讲,来自五湖四海的500余名上海大学研究生们纷纷打开摄像头,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在云端相聚。
六位优秀的90后研究生党员榜样在线分享了他们的战疫故事,或志愿疫线、逆风飞翔,彰显青年担当;或科研战疫、远程助力,守望师生健康;或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谱写爱国篇章。
上海美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党员冯思远作为最早加入“湖北医疗物资对接-雷神山队”的成员之一,在疫情期间和队友们一起通过线上协助湖北地区的医院对接医疗物资的志愿服务形式,向湖北战疫献上了90后量。在分享会上,她向同学们讲述了“湖北医疗物资对接-雷神山队”背后的故事:线上志愿团队的形成、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接物资给湖北地区医院的过程,向我们揭示了这个90后线上志愿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他们默默无闻,与时间赛跑,用坚守和奉献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物资城墙。
“每个人都可以是‘超级英雄’,每一声加油、感谢和祝福,都有唤醒春天的力量。”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党员李沛锦,是上海大学武汉学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她分享了在武汉封城的76天逆行的家人和很多“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故事。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因为有一个个平凡人的挺身而出、守望相助,才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党员刘彦杉,现任学院研究生团总支书记,从音乐爱好者到原创音乐作者,从赛场小白到运动冠军,从白日梦想家变成实践达人、公益青年…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作为研究生抗疫歌曲《家城国》的创作者,她用音乐向城市传递温暖,表达她对祖国的热爱。在分享会上,她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女生如何成长为心中的破风青年。
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上海电影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党员华旻磊是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副书记,作为一名90后党员,他的成长历程处处彰显着一名党员的鲜红底色和初心与使命。从西部乡村支教到上过央视“头条”的7年小甜橙春运志愿服务者,他以公益之火点燃青春年华;从带领学院研究生党员“打卡”战疫到毅然加入“网络辅导”的志愿服务队伍,他永葆初心争做先锋。“做一个90后有为青年,要让这抹红色,成为我青春的底色。”华旻磊说。
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党员俱李菲是名副其实的“实践梦想家”,作为即将毕业的上大学姐,她分享了自己热血奉献的青春年华。从与钢枪为伍、与迷彩相伴,在绿色军营里挥洒汗水的潇洒女兵,到走上讲台,在西部黄土地上播种希望的乡村教师,再到疫情期间与父母第一时间全家上岗协助社区抗“疫”工作,为小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的志愿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党员成晨,分享了在春节期间积极投入到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远程助力“健康之路”系统的研发工作,为守护上大师生健康插上了智慧翅膀的故事。身处天南地北的小组成员日以继夜的奋斗,才使得平台在短短48小时内完成从零到上线使用。这位博士生用独特的数字代码向祖国深情告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博士,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在国家困难时期、危急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立足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自身所学加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去。”他说。
生动精彩的分享会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引起了在场学子的共鸣,虽然是在线上,但是屏幕隔绝不了同学们洋溢的热情,许多同学纷纷在留言区留言,表达自己对六位青年榜样经历的敬佩以及对他们分享的感谢。
2018级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胡佳说:“鲁迅先生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此次疫情面前,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也尽自己所能,支援了微薄之力,如萤火一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扛起青了年一代该有的担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