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购物节·黄浦行|老牌南京路如何与新青年擦出火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受访者/视频
在快闪店的耳机森林里,触摸这座城市的脉搏,通过“有声南京路”,捋一捋上海的前尘往事,利用这种沉浸式的消费方式,先唤醒“耳朵”的注意力,线上文化内容种草,再把线上的流量引流到线下实体消费,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南京路步行街,在五五购物节期间这一波操作,着手让人惊艳不已。
5月4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企业联合会与喜马拉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全面构建360度的“有声南京路”,融合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消费行为,让中华商业第一街实现购物与文化跨界融合的新兴消费模式,加速在线新经济发展。这是此次“五五购物节”新兴消费板块的一个重要项目。
【有声南京路】
线下与线上的流量巨擘碰撞新火花
一个是国内最大的音频平台,拥有6亿用户、1000万主播和亿万音频;一个是“中华商业第一街”,聚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老字号品牌,2019年游客数量突破2亿人次;两个“顶流”巨擘通过这次联手,将为老牌南京路注入具有消费力和青春活力的新鲜动能。
据悉,五五购物节期间,喜马拉雅在南京路步行街设立“有声南京路”朗读亭和快闪店,并开展“五四青年说”公开课及南京路商家文化“寻宝”活动,多方联手共建一个“有声南京路”云空间,共创“南京路有声内容故事库”,将南京路特有的文化内容、丰富的品牌内涵有声化,展现南京路多元的商业形态,创新的消费模式。通过有声化赋能,为南京路打造独具特色的“声音名片”。
上海市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声南京路”是一次有趣且有意义的融合创新,是在线消费和实体商业的一次深度互动,将成为上海商旅文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新兴消费不但要激发存量的消费需求,更要创造和引领新的、潜在的消费需求。
【记者初体验】
云端的故事汇,实体的漫步亭
如何通过线上故事,唤醒年轻人的耳朵?把他们从“宅”在线上,引出家门,开启一场老牌南京路的故事之旅?从文化内容的设计上,确实藏着不少小匠心。5月4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上街头,亲自做了一回实体探营。
有声南京路快闪店藏身于步行街世纪广场一角,是个半开放式的四边形,24平方米。不大的店面里,主题被分成了鲜明的三个部分。在有声森林里,挂着一排耳麦。随手拿起一个耳麦,点播一首“有声图书馆”里的音频,你可以瞬间抽离喧嚣的商业街,一下子链接到更宽广的大千世界。
中间一排“南京路有声故事里”,则藏着南京路百年老店的前世今生;声游南京路,是一次非常特别的身心体验,宛如沉浸式戏剧一般,让你聆听整个十里洋场的心跳声。漫步其间,多了商业之外的韵味儿。
正如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田艺苗的解读:“商业不止于买东西,南京路有文学地图、艺术地图,还有建筑地图。边逛街边聆听南京路的往事,更加丰富了南京路的文化符号。”
在快闪店,上海腔调有声明信片也是一处彰显海派风情的特别存在。轻扫屏幕二维码,对你的爱人、朋友,送上音频和文字祝福,会自动生成一张有声明信片,明信片可以通过打印变成实体明信片。而快闪店的另一端则是有声图书馆,通过收听音频,一座城市的前尘往事,等待你去慢慢发掘。
与快闪店相隔不远处,则是一个“有声南京路”朗读亭。这个只能容纳两个人的演播厅里,你可以自由发挥,来一回取悦自己的灵魂朗诵。“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的声音也是独一无二的美。”“朗读可以疗愈,一人,一文,让心慢下来,独享这份心声。”你既可以选择一首钟爱的文章,用心朗读,也可以来一段“趣配音”,在影视经典中找找配音的快乐。
【深度解读】
用艺术赋能地标,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在今日的“有声南京路”圆桌对谈里,喜马拉雅副总裁孙鹏分享了如下观点:商业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一定是一种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为什么要来南京路?当下需要解决的是“WHY”,而不是“HOW”。如何拉动在线新经济,重点则落于“新”字。第一个新,是新旧的“新”,创新、创意。第二个心,是内心的“心”,通过音频、有声故事,入耳更入心,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就在当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世纪广场还围观了另外一场装置艺术展。它是由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联手城市艺术联盟UAU发起的“笑出色彩 由新而生”艺术主题展,5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该展汇集了全世界13个国家的45位艺术家,48件作品,以口罩作为载体进行艺术表达。
城市艺术联盟UAU创始人孙艳告诉记者,该造型取自一滴艺术水滴,在南京东路泛起层层涟漪;一道绚丽彩虹,绽放生命的希望,也表达了“新生”精神就此联动和漾开。
盈彩矩阵装置的内侧面以象征希望的彩虹色进行装点,艺术家们的作品安置其中,人们穿梭于色彩之间享受艺术创作的趣味,夜间徜徉其间更是极富梦幻。
当艺术走上街头,走进商业步行街,与上海本地年轻受众的粘度自然更胜一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路步行街虽坐拥“顶级流量”,但多年来客群多以外地游客居多,“我们更希望通过艺术赋能商业地标,让上海的青年人回归,来南京路潮玩潮购,提升老牌南京路的消费新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受访者/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