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奋斗,不青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你救死扶伤,我守护一方
2020-05-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如果没有今年的这场疫情,90后乡村医生沈依潆本会在3月拥有一场盛大的婚礼。如今,穿上婚纱的日子被延迟。但她相信,自己终将会和爱人走上红毯。

  隔岸抗疫,放弃婚礼  

崇明堡镇瀛南村的村民们到现在都会记得,疫情期间,每天都能看到一名身材娇小看似柔弱的女孩,顶着寒风奔波在村里,为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外地来沪对象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她叫沈依潆,是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90后乡村医生,也是一名预备党员,疫情期间,她承担了整个村的居家隔离对象随访工作。

1月29日,堡镇瀛南村出现了一个疑似病例,需要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村卫生室负责人接到通知后,沈依潆不假思索地对负责人陈医生说:“密接者的医学观察随访我去,我年轻,体力好。”

接下来的每一天,她每天按时上门给观察对象进行测温、健康问询和指导,嘘寒问暖,告知密接者出现任何不适都要第一时间马上联系她。沈依潆的手机24小时为他们开机。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抗疫一线的医生,她深深明白看似简单的观察随访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每次测温、每次健康问询,都必须做得踏踏实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因为一次马虎、一次松懈就会出现漏洞。”

春节过后,返沪的外来人口日渐增多,沈依潆每天需要上门随访的居家隔离人数也不断增加。她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里,有时碰到刮风下雨,就撑着雨伞步行到观察对象家里,收了伞才发现裤子湿掉半截。有时一上午随访好几户人家,忙得错过了午饭,但她毫无怨言。

除了健康观察随访,她还会主动帮居家隔离对象配药、买生活用品,有时卫生室病号多了忙不过来,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居家隔离对象送药。瘦小的身影,默默坚守在最基层的抗疫一线。“我连婚礼都取消了,当然要做到全力以赴,让村民全部健康安全才值得。”

  你救死扶伤,我守护一方  

沈依潆是镇上青年医护中第一个报名志愿抗疫的。1月24日晚,她收到来自共青团崇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全区青年医务人员发出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她考虑了一会儿,拨通了还在市区、长江对岸的未婚夫奚欢的电话。

“喂,区里发了倡议书。如果需要我,我想去。正准备报名,你怎么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支持你!但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

“好,那……我们的婚礼可能就要取消了……”

“抗击疫情要紧,等疫情结束了,我还你一个婚礼!”

挂完电话,她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复杂的心情。既感动,又有点抱歉。”但未婚夫的一句话让沈依潆定了心。她在微信群第一个报了名,也开启了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支部的志愿抗疫报名接龙。

沈依潆的未婚夫奚欢是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彭浦新村派出所执法办案队的青年民警,此时,他也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一一接班,他就接到了配合医护人员上门核实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员的任务。

在前往任务地点途中,他又拨通了未婚妻沈依潆的电话,他向有经验的未婚妻咨询处理此类疑似病例该如何防护,沈依潆立即将注意事项详细讲述了一遍,最后小声跟奚欢说:“我刚报名了支援武汉肺炎疫情,你要照顾好自己,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和未婚妻一样,自疫情发生以来,奚欢也主动请缨,加入了抗击疫情的队伍,24小时待命,奔赴在抗疫一线。就这样,他们一个白衣天使,一个蓝衣卫士,一个在崇明卫生的基层一线奔忙,一个在彭浦新村辖区疫情防控现场奔波。

去年领了结婚证的两人原本计划春节在崇明筹备3月份的婚礼,却因为战疫隔离两岸,放弃了婚礼,牺牲了新年相聚的短暂时光。这对90后小夫妻却觉得这是两人度过的最浪漫的一个春节:“你救死扶伤,我守护一方,携手并肩,互相扶持,难道不是爱情的最美境界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