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堂微党课、20个教育基地,松江多角度挖掘“四史”教育资源
2020-05-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党的一大是在我家里召开的,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只是记得有一天回到家,一进门就发现天井里有些烧剩的纸灰……”来自区史志办党史科的金秀霞在“松江党史”系列微党课的第一讲中,向全区党员娓娓道出了那段近百年的红色历史。记者获悉,28堂系列微党课陆续上线,线下推出20个“四史现场教育基地”,线上线下结合挖掘“四史”学习资源。

  上线28堂微党课  

此次推出的28堂微党课分为“理论之光”“松江党史”“基层实践”三大系列。记者获悉,目前“理论之光”一期8堂微党课已全部上线,每堂课时长为8分钟;二期的6堂微党课也在紧锣密鼓地录制过程中。二期党课在前期基础上做了新的拓展,让“四史”教育更加立体。

“五一小长假期间,为了微党课的录制,校领导及所有教师都放弃休假,加班加点搜集材料、认真撰写教案。待视频录制结束后,所有人聚集在一起,集体商量、多次修改调整。”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徐文震透露,一期微党课围绕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四史”、从松江四十年沧桑巨变看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破解“李约瑟难题”看中国共产党人科创事业、从广富林文化一直看上海文化的底蕴、从美丽松江新画卷看“两山理论”的践行等八个主题展开。

一个个惊心动魄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激励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养料、凝聚前行动力。侯绍裘烈士的光辉一生、景贤女中与松江革命、枫泾暴动始末、松江县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始末……“理论之光”系列微党课上线后,由区委党史研究室推出的“松江党史”系列微党课日前也已经录制完成。

  推出20个“四史现场教育基地”  

线上课程热闹纷呈,线下还将推出20个“沉浸式”四史教育基地。走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展示厅内,林林总总的各式纤维,还有它们的历史一一呈现。

作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化学纤维专业的高校,东华大学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攻坚克难,成功实施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的全面国产化,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国家。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表示,每次面对着“纤维墙”,总会告诉自己的学生,看看这里的纤维,我们要让中国从‘纤维大国’走向‘纤维强国’,这是实验室每个人的责任。

记者从区党建服务中心获悉,松江区推出包括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展示馆、吴广田烈士墓、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等近20个“四史现场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松江”“奋进松江”主题教育路线。同时,区文明办也正在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松江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还将推动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实现公共文化旅游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四史”学习教育文化坐标。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