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上这群小小讲解员,讲起红色历史头头是道
2020-05-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解放战争开始后,上海到了解放前最黑暗的时刻,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上海局。如今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就在江苏路389弄21号内。”

愚园路第一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介绍起“暴风骤雨中的红色秘密基地”——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时,头头是道。

百年愚园路,梧桐掩映下的老洋房有哪些红色历史?毗邻愚园路的愚一小学开设了《走进愚园路》少先队活动系列课程,“领巾讲解员”是课程之一。

2018年,愚一小学少先队首次计划将《走进愚园路》少先队活动课程中的“小讲解员”活动拍摄成微纪录片,二季共计划拍摄12集。

2019年开始第二季拍摄,前3集日前在“愚一小学少先队”公众号做了推送,有关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的介绍就是第二季的第1集。

江苏路389弄21号深处的三层小楼,楼前院子里有棵高大的枇杷树,原来的客堂间、饭厅已经变成了展厅,展现了上海局成立的背景和主要领导人生平,“当时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里秘密开会,和敌人做斗争。”

当时这栋小楼里还住进了方行、王辛南夫妇,他们真正的身份是地下革命工作者,受党组织委托租下房子开展工作。

方行工作的地方,如今依旧放着停摆的座钟,老式的樟木箱,书桌上搁着算盘。“来到这里我才感受到,《潜伏》《永不消逝的电波》表现的故事都曾真实发生过。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学校大队辅导员鲍建明介绍,目前已经完成的9集微纪录片既有对布尔塞(什)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等的介绍,也有钱学森、宋氏三姐妹等人物的介绍。

作为讲解钱学森的小讲解员,徐捷妍在课堂上就对钱学森的事迹印象深刻,特别是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帮助祖国发展科技,令人敬佩。

当得知自己成为小讲解员时,她还特意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希望能更深入了解钱学森爷爷。

拍摄微纪录片前,小讲解员和身边的伙伴以及辅导员组成探究小队,以边探究边讲述的形式呈现。“每一集队员们都要做好资料收集、采访设计、实地探访等一系列的准备,这一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红色历史的印象。”

鲍建明表示,课程开设3年来,共培养了60多名小讲解员,他们在愚园路上走街串巷,挖掘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是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者。“这一课程让‘红领巾’自发了解红色历史,微纪录片会在学校和愚园路上播放,从而让‘红领巾’更热爱愚园路、热爱上海,热爱祖国,在学史和实践中激发家国情怀。”

按计划,还有三集微纪录片分别讲述瞿秋白与罗亦农、实业救国杜重远和立宪救国沈钧儒的故事,将会在下学期进行拍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