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就业“1-10号协议书”被交大毕业生包了,全部签约国防等国家重点行业
2020-05-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最终要看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就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他不仅点了一位大学生的名字,更是透露了今年上海高校就业最先签下协议书的10位同学都出自上海交大。“我看了一下,他们都放弃了一些诱惑,选择了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岗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全部投身国防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同学,到底有怎样的家国情怀,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追踪。

 与祖国同行  投身国防不负青春 

2020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1号到10号的签约者全部来自上海交大,这批优秀的毕业生早在去年年末就签订了就业协议。

其中,0000001号就业协议签约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高娇,她也是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重庆姑娘高娇高考时未能如愿进入交大,后来,她选择以硕博连读生的身份进入交大继续求学,但刚入学时,她并没很大的信心,她总觉得,那些在高考中取胜的同学们一定比自己优秀。但在参加“挑战杯”大赛时,和小组成员一起获得能源化工组特等奖的战绩,帮她找到了自信。

“学得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炼。”这是高娇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她从事的是应用型研究方向,搭建实验台、做试验、写报告都得跑工厂。她在两年多时间里,从学校到苏州、上海宝山的两家工厂来回奔波。实验也常常遭遇不顺,但一路的拼搏,总会留下成长的足迹。

渐渐地,在科创和学术研究中,她陆续获得了2018年“创青春”全国银奖,第十届“节能减排”大赛全国特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党员标兵”、研究生“学术之星”,第四届“钱学森”杯特等奖等荣誉,论文、专利也是纷至沓来。

5年的学涯,很快走到了毕业的当口。在秋招中,学校特地安排了一场国防科技招聘周,其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招聘宣讲会作为秋季校园招聘的开幕。

宣传册上,“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几个大字叩问着这个90后的内心。她只觉得,感触很深,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地点,都是自己理想的选择。“学校一直号召我们‘青春与祖国同行’,我想,投身国防不负青春,这也是我作为学校的学生党员标兵,作为交大学子应该的选择。”高娇说道。

在投递简历时,高娇坦言,还有过一丝的担忧,但是,最终在学校和学院的鼓励与帮助下,她如愿成为一名国防事业的建设者,为祖国国防事业的参天大树增添一份新绿。

面对未来,高娇说:“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能够为这片森林增添一份绿。”

最终,高娇顺利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面试,成为2020届上海市高校0000001号就业协议签约者,她将在“两弹一星”元勋于敏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国防事业建设者。这在她看来,是神圣之地,更是充满希望的地方。

 心怀报国梦  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高娇的成功签约不仅圆了她“国防兴国”的梦想,也激励了广大交大学子与祖国同向而行,奔赴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发光发热的理想信念。实际上,继0000001号协议成功签约后,编号为0000002至0000010号协议书的签约毕业生均被国家重点单位录取。校方认为,这是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表现。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张仕强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录取。从本科到硕士,他在科研上一直秉持执着严谨的精神,对射频电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此领域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张仕强选择了微波无源器件作为他的研究方向,坚持心中科研的梦想和报国的情怀。其间,他参与到导师与中电十三所的项目中,不仅学以致用,更是活学活用,由此对中电十三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路求学道路走来,张仕强都把一片赤心投入科研领域。

“国防事业,匹夫有责。”编号0000005号就业协议签约者、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博士毕业生齐文元,选择的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强大的国防实力是美丽祖国的坚强护盾。”齐文元说。在祖国70周年国庆阅兵上,堪称“强军利刃”“强国之盾”的装备方阵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步伐,还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力量。许多关键技术,重大工程,这些成绩都来自默默为国防事业奉献的国防工作者们。

齐文元说,自己也立志要加入其中,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之力。

 最好成绩单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人才资源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围绕“人才强校”主战略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强化“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凸显“价值引领”的核心作用,推动全员关心就业引导工作。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投身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岗位,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一直以来,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引导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坚持不懈地将就业引导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通过推进精细化就业引导和服务,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人才资源。

从校党委书记为新生讲授“第一课”,到毕业典礼上校长为全体毕业生主讲最后一课,激励学子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在国家重要行业贡献才学,已经成为了学校“强化价值引领”的特色做法。

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梳理核心就业引导目录,不断加强与国家重点单位在人才培养、导师聘任、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就在去年,学校还首次开展“国防科技招聘月”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国防科技单位的深度合作,大力推进精准招聘和精准服务工作,提前调研学生求职需求,精准推送求职信息,为毕业生搭建高效便捷的求职通道,提升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

另外,每年的暑期实践团队,也在积极引导学生们走访涉及国防军工、重大装备制造、新兴技术等多个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重点引导单位,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涵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 对话0000001号就业协议签约者高娇 ★ 

去做一点于党于国于民更有意义的事

记者: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专门提到了交大今年的就业协议情况,从1号到10号的协议看,大家都放弃了一些诱惑,选择了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岗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民大会堂里被“CUE”到,有什么特别的心情?

高娇:我也是晚上听同学们说的。最近忙着办毕业手续,因为疫情的影响,时间有些赶。心情的话,特别感谢杨书记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也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对得起大家的期待。

记者:能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放弃诱惑,而选择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岗位的吗?

高娇:所谓诱惑,就是指一些薪资更高的岗位,或者是工作地点在上海之类的一线城市。但作为一名党员,在自己有这个机会的时候,还是由衷地希望可以去做一点于党于国于民更有意义的事。个人能力虽然有限,但仍然以最赤诚的心,希望能出一份力,这也是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记者:未来的工作会艰苦吗?

高娇:很多人工作都是很辛苦的,但能够从事一份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工作,是非常荣幸的,这样的荣幸可以帮着自己克服困难。

如今,我选择投身祖国西部,我想,如果一群有能力改变的人,都愿意一起去西部,那么,未来这片起伏的土地也能像平原地区一样结出丰硕的果实。

记者:目前算正式入职了吗?对自己有怎样的进一步的要求和期待?

高娇:要6月份正式毕业,目前还没有定岗。从我个人角度而言,不奢求自己能够做出多大的成就,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岗位,不负期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