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山在那里,仰视登顶的勇者
2020-05-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山就在那里。

60年前,三位中国登山运动员首次完成了人类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45年前,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15年前,中国人首次利用先进设备丈量了珠峰的8844.43米的“净身高”;今天上午11时整,我们8位登山队攻顶队员抓住了这个难得的窗口期,成功登顶珠峰。

一个甲子过去了,珠峰从当初的不胜寒、不可测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当年登珠峰,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如今登珠峰,是为了中国人更好地看世界。

这次登山队将在珠峰上安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进行多项复杂的高程测量。15年前测珠峰时,我们还依赖于美国的GPS系统,但这一次不仅同时参考全球四大导航卫星系统,而且以我们中国的北斗系统数据为主。

科学发展没有止境,哪怕是世界屋脊的珠峰也限制不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马克思的名言鼓励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登山队再攀珠峰,看到我们的测量船在祖国的南海进行海岛(礁)测绘,看到我们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看到西部无人区测图,看到中国的科学人带着攀登精神一次次无畏地探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山就在那里,亘古不变,变的是时代,是使命。电影《攀登者》中,李国梁深情地问道:“你们这代人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扛起国家的使命,为什么我们不行?”新时代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同样能扛起国家的使命。亘古不变的不仅仅是山,还有有志者的攀登精神。

珠峰只有一座,但时代的高峰层出不穷,俯瞰着那群背负使命的挑战者,检验着他们的攀登精神,并等待着仰视他们的那一天。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