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红色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动大学生“四史”教育落地
2020-05-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史”教育研讨会近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召开,来自中共一大、二大、四大、龙华烈士纪念馆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里的相关负责人就如何通过基地共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搭脉”支招,为筑牢大学生红色基因出谋划策。
红色教育基地和场馆是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优质资源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正通过建立一批岐黄育人实践基地,聚焦红色基因,搭建红色教育实践的校外平台。目前,已与上海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和龙华烈士纪念馆、位于福建的古田会议纪念馆、位于江西的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广西的百色市委党校开展了基地共建。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指出,学校党委把“四史”教育和“三全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红色基地共建的实践育人特色和优质资源作用。
今后,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各基地将更多开展体验式情景教学,通过浸润式的红色教育,增强“四史”教育的感染力,浸润学生的“心灵土壤”。
依托共建基地,学校还成立“星火”大学生红色精神宣讲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经过理论和实践培训,完成从红色精神的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
来自康复医学院的姜汶伶说:“在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一年志愿讲解的经历,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我被革命先辈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所感动,也想同他们一样为人民作出贡献。通过历练,我成为了一名红色精神传播者,更成为了一名红色精神的实践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