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神兽”复学,家长要从“主攻”切换成“助攻”
2020-06-04 天下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6月2日,上海市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已返校复学,公办幼儿园也已经全部开园。在喜忧参半的家长群中,很多人感到焦虑、无所适从:孩子沉溺电子产品、返校后摸底小测不理想、升学压力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难不焦虑。”不少家长曾这样向心理老师求助。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从“主攻”切换成“助攻”。

 焦虑来源一:手机 

专家建议:从“主攻”切换成“助攻”

来自12355心理咨询师王慧分享了一个心理咨询案例:近日一位母亲来电求助,上小学的儿子小许,每天都会长时间沉溺使用电子产品。因为手机,她经常和孩子发生矛盾。

小许妈妈在来电中语速急促,声音洪亮,近乎嘶吼的讲述暴露了她严重的焦虑情绪,于是心理专家先听着小许妈妈的“抱怨”,并对她在教养方式上的认真、负责表示认同,同时偶尔一两句的提问,让问题更加聚焦清晰,最后慢慢抽丝剥茧地发现焦虑的原因是来自于孩子过度迷恋电子产品。

接着,心理专家问了妈妈一些问题:孩子玩半小时手机、打半小时篮球、看半小时小说、发呆或无所事事浪费半小时,哪个让她最不能接受?孩子使用手机,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孩子没有使用手机的时候,在做什么?

“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个半小时都是休息娱乐放松的方式,我们不用把电子产品看成是洪水猛兽。”王慧说道。而孩子在很多时候沉溺电子产品,可能只是因为孤独、无聊,需要寻找聊天伙伴,或者就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不允许”而偏要去做。

在学习的战场上,学生才是“主攻”,家长只是“助攻”。但很多家长却常常将位置摆放错误,去代替孩子成长,不允许孩子犯错,往往比孩子更焦虑,无形中也带给孩子更大压力。

最后,心理专家和小徐妈妈一起讨论,尝试将手机管理的权利和责任都交还给孩子,而家长是协同管理,从而与孩子结盟,成为共同管理手机使用的同盟军。

 焦虑来源二:返校 

专家建议:返校期间适当降低要求

金小燕也是12355的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她发现除了有家长对孩子开学后学业表现不满外,还有来自父母自己没处理好的焦虑情绪。

“在疫情期间,一些冲在第一线的社会性职业,比如医生、警察、教师等,家长自己的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或者有些家长自己的工作和经济上遭遇变故,本来就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焦虑。”金小燕表示,除了工作上积累的焦虑,给孩子做的一系列开学准备也容易使家长感到焦虑,比如申请孩子的健康码、每天的各类打卡,这些琐碎的小事也很容易引起烦躁的情绪。

看到成绩不理想,家长自己压抑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被激起,下意识给很多负面的评价,比如网课不认真、手机玩得太多了,心思野了等等。她建议家长在特殊时期,要看到孩子在短短复学期,消化原来一个学期学的内容和压力,减低一些期待和要求,以适应学校、恢复状态为主。

“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自身的认可主要来源于外界的评价。” 她表示,孩子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潜移默化转变为内在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这个评价总是非常负面消极的,累积的挫败无力感,孩子也很难有信心去应对外在的压力和变化。 

 焦虑来源三:升学 

专家建议:不要过分强调“终点站“的概念

一位家长打开手账本,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孩子返校后补习班的规划:钢琴、编程、英语、围棋……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如今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他们焦虑的来源之一。网络上疯传的各种“牛娃简历”正在暗示着,新一代父母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强烈的“教育焦虑”。

对此,心理专家金小燕表示,家长的升学焦虑主要来源于前期大量的投入:“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期待跟他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在升学上,全家人配合了那么多年,都压在这件事上。一旦与预期有落差,就会很受打击。”

“我们的眼光要放得长远。很多家长追求的是投入立马有成效,但是这个心态如果放在养育孩子上,会出很多问题。”金小燕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在择校时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这个学校,什么东西吸引了自己,而不是被其他人的舆论带着走。

她提出,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是不是被认可,他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同伴是不是接纳他,这些社交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同样重要。

她建议家长应该在认知上适当弱化升学是“终点站”的概念:“只是一个阶段,一个中转站,过分强调‘终点站’的概念,不但会引发焦虑,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焦虑来源四:亲子矛盾 

专家建议: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帮助孩子

遇到焦虑引发的亲子矛盾,专家建议家长先“冷一冷”。“冷一冷”指的是冷静,而不是冷暴力;是冷静hold住情绪,而不是生气地走开。

金小燕表示,在做孩子的咨询的同时,也需要家长一起介入做家庭治疗,她建议家长自身通过心理咨询或个人成长,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然后再去帮助孩子。

她举了一个乘飞机的例子:“坐飞机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听乘务员说过,需要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帮孩子戴。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父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状况,再去帮助孩子。”

其次,家长和家长之间也要有配合,要有“换班”的意识。比如有些家庭是妈妈负责孩子各方面的事情,一个人长期处理这么集中的问题,很容易变得焦躁和焦虑,其他家庭成员也应该要配合。“家长要懂得调剂,很多情况下,好好睡一下,暂时休息一下就能好很多。”

缓一缓,其实是解决焦虑的“良药”。一旦孩子遇到困境,他们会沮丧、伤心,有一个必经的过程,有时给孩子一个空间比给他很多方法更重要。“自愈的过程,会增加孩子的韧性,对他的成长反而是好事。”她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