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赋能新场,特色小店点亮古镇新中式生活
2020-06-11 专题

青年报 陈晨琪 记者 孙琪

新场古镇位于浦东新区中南部,被称为“上海为数不多‘活着’的江南水乡”。观音兜、马头墙,青石板铺就十里长街,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清丽轮廓……近年来,民宿、饭店、文化空间相继在这里出现,也使得古镇焕发了新貌,营造出新中式慢生活。

闻山集

跨界 · 打造文艺栖息地

位于新场后街的闻山集是这个古镇的“新”网红,开业一年多以来,很多人都形容推开闻山集的门犹如打开一个惊喜盒子。这里以“秘境”为改造理念,在保留原有老宅风味的基础上,通过玻璃、绒线、瓷、石、竹等中西元素,打造了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艺术与生活结合的艺术休闲空间。你可以在这里悠闲品茗,也可以参与手作活动,更可以闲庭信步,看看展览馆中的字画和玻璃艺术品。

聊起自己的创业,闻山集的创始人李颖佳用“一见钟情”来形容:“第一次被带到这栋老宅,又惊又喜。我一直在寻觅一处古朴又有创造力的空间,这里满足了我所有的想象。”仅仅花了3个月,李颖佳带着自己的初创团队就将这里改造完成,这个综合空间不仅是古今的结合,更是中西的融合,其中由团队代理的芬兰国宝级艺术家的玻璃制品让来往的游客眼前一亮。玻璃艺术原本是一项冷门艺术,如今它的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出圈”这件事也折射着人们心中对文艺生活的向往。

“要让这个空间活起来,不仅是空间利用率提高更是空间软件的提升。”李颖佳坦言,为了让更多人走入闻山集,整个团队费尽心思。去年的八月,他们结合七夕节,举办“邂逅七夕”的主题活动,将市集搬入庭院,将“乞巧”融入手作,一场热闹的纳凉大会为古镇增添不少夜间活力。这和如今倡导的夜间经济不谋而合,而闻山集也将重新策划,为大家献上独特而有魅力的主题市集活动。这个被李颖佳封为理想型的老宅,在各类跨界中,已逐渐成为新场的文化新地标。

“古镇的生活距离大家是三十多公里的距离,但我们希望这就是大家和诗意生活的距离。”原本想着经营一间小店的文艺青年,如今更期待和自己年轻的团队为所有人打造文艺栖息地。“新场是我文艺梦的起点,也希望是大家文艺生活的一个落脚点。”说着说着,李颖佳笑了,与其说是对闻山集信心满满,倒不如说是对新场这个古镇充满期待。

缶+

同样,名为“缶+”的文创小店,也大打跨界牌。

吴昌硕大师有许多别号,“老缶”是其中之一,这家店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众多以吴昌硕大师代表作品为元素的文创衍生品。

大师的墨宝画作,经由创意设计有了全新的呈现形式——茶具、笔记本、工艺品,在生活化的场景里,艺术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店内有很多新场元素的文创产品,传统的元素成了“新奇趣”的巧心思,也让古镇的文艺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在文创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还扩展出了很多“增值空间”。比如周末的亲子活动、图书借阅、艺术展览、定期的文创体验活动和专题讲座,和闻山集一样,在跨界的加法中,店内的物理空间和体验内容叠加出了无限可能。

昂刺鱼菜饭

浪漫 · 激活古镇文化基因

清晨将鲜活的昂刺鱼开肚洗净并倒入数种调味料腌制。青菜、胡萝卜等蔬菜切丁翻炒,倒入米饭混合均匀后,将已经腌制入味的昂刺鱼悬至锅盖上方,盖上锅盖焖至饭熟鱼香。待香气四溢的时候,掀开锅盖用筷子将已经熟透的鱼肉扫进菜饭当中,鲜嫩的鱼肉与可口香甜的菜饭融为一体。而老饕还能尝出别样的柴火香,因为新场古镇的昂刺鱼菜饭店遵循古法,用土灶精心烹饪。

“每天做昂刺鱼菜饭,就是我们的慢生活。”饭馆的老板沈烽介绍着自己的招牌菜,隐隐中透露着自豪感,能够把传统的美味传承下来,也成了这个时代难得的小确幸。

“在我看来,新场古镇也是很浪漫的,这里的邮编可是201314。”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场人,沈烽也用一串数字点明了古镇的浪漫基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作为上海知名的桃乡,舌尖上的桃味自然不可少。“记得镇里曾经收集了各家做的桃花创新菜,桃花酥、桃花茶、桃胶鸡汤豆花、玉米桃胶羹、盐焗桃胶鸡……我们这些店家都是朋友,都在互相点赞。”

俚舍

沈烽的创业不只在舌尖,还在枕上,他还运营着一家名为俚舍的民宿,旨在为乡里乡亲和游客打造一个新中式的舒适驿站。临街枕河,院落小而精,11间不同房型的客房,有的带有独门后院,安静私密,自成天地;有的推门便是池塘,锦鲤成群,碧波荡漾。“我们的客房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间都有一个茶室,希望大家能够静下来慢慢地品茶,感受古镇,享受生活。”

很多时候浪漫是润物无声的体验,就像在新场闲散地过个周末。这些年来,沈烽最大的感受是看到新场的原风貌和新面貌,“古镇+乡旅+文创”有机融合,激活了古镇文化基因,使得新场古镇重回大众视野。这里不仅是很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更成了很多年轻人轻旅行的目的地。

莨禾生活美学空间

探索 · 丰富古镇多元生活

几年前,吕耀翔和友人旅游来过新场,至此便对这里念念不忘。“我喜欢江南水乡,而有些知名水乡商业气息太浓郁反而失去了水乡该有的味道。”吕耀翔的昵称为老弄,对于水乡、里弄有着很深的热爱,他坦言对新场的好感不仅源自风貌,更来源于质朴的气息。于是他便在这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开了一家综合了咖啡与轻食馆的生活馆,名为莨禾生活美学。

“可能提到古镇美食,大家想到的都是农家菜,或者创新一点的融合菜,而我想在这里试试,因为咖啡、果汁和轻食是很多都市人的餐饮选择,他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里,慵懒地吃吃喝喝也与古镇慢生活不谋而合。”不得不承认,老弄的创业有些大胆,而他所看重的就是健康美学这个新领域与古镇碰撞出的火花。

在他看来,他的创业与古镇有着非常多的共性,在古镇做轻食更有一定的优势,“周边还有一些农田,每天早上去叔叔阿姨那里买菜,可以买到最新鲜的蔬果”。

这些无公害新鲜的蔬果,成了店中最大的特色,自己也无心插柳开辟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很多客人喜欢我们家楼上的露台,在这里古镇的风貌净收眼底,看着黛氏白墙大家放松,我也特别满足。”老弄创业的艰辛往往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希望这家生活美学馆可以成为老弄里的一盏灯,点亮古镇清新的生活方式。

古镇的探索不只在线下。沈烽家的土灶饭好吃,土灶上的灶花更传承着文化。新场镇正在打造小程序收集新场非遗文化,灶文化、蓝印花布等都将荟萃在线上,让更多人了解古镇里的文化。李颖佳的闻山集则将做起直播,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古镇。而在疫情期间,众多的餐饮小店也创新了线上渠道,开起了网店,在口碑传播的加持下,端午粽子的订单就特别火爆。

文化是古镇的灵魂,四季轮替,文化常兴。如今小店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载体,正在以自己的自足点将现代设计嫁接传统文化。沧海桑田,新场这个千年古镇变身为青年人的创意场,营造着新中式慢生活。正如同沈烽所言“那些曾流失的美好,正在重归主流”。

青年报 陈晨琪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