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霸间的神仙友谊?这两位学子边学边玩双双保研清华
2020-06-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朱涵煜

从高中至大学一路为伴,一起学习、竞赛的同时,一起玩转各类游戏。而今,他们又齐头并进,双双保研清华大学!在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两位优秀的毕业生——陆李威和袁哲诚,真正做到了边学边玩、目标明确。这是一段怎样的神仙友谊?

陆李威来自华理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袁哲诚则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他们中学时代都在嘉兴市第一中学创新实验班度过。虽然二人专业不同,但兴趣爱好与未来目标却十分契合,在知识的学习上也能互补与探讨。在大学真正熟识后,两位健谈又可爱的学霸也在不断进取、执着追求,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神仙简历来两份  

作为华理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陆李威在数学系的课程成绩第一、综合成绩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曾任校五星级学术社团“数学与智能科技协会”基础学科部部长。不仅如此,他还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在夏令营与保研推免中获得多所名校的青睐,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作为物160班的学习委员,袁哲诚连续三年课程平均成绩,综合成绩均保持物理系第一,GPA高达3.87,综合成绩94.08分。除了包揽国家和学校奖学金外,他还积极参加数学竞赛,拿到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两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biendata智源数据算法挑战赛TOP10,天池算法赛TOP5%等,发表2篇论文于核心期刊。决定在本科后跨专业深造后,他又参加了横跨计算机、数学、物理、金融、生物五大学科的推免研究生选拔,并收到清北复交浙等8所国内顶尖名校的夏令营资格以及录取offer,最终选择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大数据工程方向。

在同窗看来,两位学霸有强大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更有勇于探索、不断奋进的学术精神。这些闪着金光的履历背后,是日日夜夜的沉浸式学习与对专业学习的持续热爱。

  学与玩相得益彰  

两位学霸在学习领域做到了自我的极致,但他们却绝不是刻板印象的“书呆子”形象。

出于对概率学与统计学的深入学习,陆李威和袁哲诚对德州扑克也做过一些研究,这种思维的博弈令他们很感兴趣。两人参与了精彩刺激的德州扑克SNG赛,陆李威拿到初赛第一与决赛第三的好成绩,袁哲诚也拿到第七名。不仅如此,两人还是社团管理的最佳拍档。在数学与智能科技协会,袁哲诚担任副会长,陆李威担任部长,两人策划并举办了学校第一届“最强大脑”比赛。

此外,作为棋艺社的一员,陆李威还是首届棋类大赛的象棋冠军,连带着在规则更为简单的五子棋领域也叱咤赛场。这些独特的经历不仅让他享受到探索与开拓的乐趣,也让他增强了抗压的意志力。

文体两开花,青春不设限,他俩都做到了这点:既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也能在体育场上尽情深呼吸,在阳光下挥洒汗水。

陆李威说:“运动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协调的方式。”袁哲诚也十分喜欢体育,“我非常喜欢看体育比赛,各种体育比赛我都看,所以我的梦想就是用数据分析的手段来解决体育上的有些问题。这是我转专业,包括我学数学建模的一个最原始的动力。”

把竞赛作为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是陆李威学习上的一大法宝。“数学竞赛是最好的大脑体操,在与难题的搏斗中,可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跳出应试模式。而在与优秀对手的角逐中,可以激发自身的潜能,结交更多知心小伙伴。”

袁哲诚则在保研时挑战跨专业。刚进大学时,袁哲诚接触了数学建模,用数学方法去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再用编程的方法来解决所构建的数学方法,用这样的思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触发他极大的兴趣。

学习知识从来都不是一件自我设限的事情,只有自身对知识拥有无限的渴求,才能不断利用身边资源,不分学科、不分领域地去汲取更多知识,去摘取学术王冠上的“第七颗钻石”。

毕业快乐,继续奔涌向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朱涵煜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