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防”“人防”双管齐下,申城防汛离不开这张“网”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在雨水频繁光顾的汛期,既存在高空坠物、店招店牌掉落等“头顶上的风险”,又有道路积水、下立交淹车事故等“地面上的风险”,还有下沉式广场雨水倒灌、隧道进水等“地面下的风险”。
为配合“一网统管”建设,市水务局以防汛指挥大屏为平台,打造了一张实时更新的防汛中央地图。这个感知泛在、智能研判的综合信息系统,将为城市防汛指挥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是上海打响城市精细化管理品牌的一个重要体现。
技防 防汛指挥大屏2.0“上任”
在防汛中央地图上,1418个排水泵站,27493公里地下排水管网,736个疏散点,64个易积水点,14020个小区,100多个防汛队伍和车辆,都被连接在线。这张实时更新的防汛中央地图,为防汛管理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
利用智能化为精细化赋能,是上海“一网统管”的一大特色。据了解,防汛指挥大屏是由原有的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升级改造而成。“新上任”的防汛指挥大屏2.0聚焦信息数据集成与实战应用展示,围绕积水防治和台风防御等应用场景,着力实现智慧模块互联互通,强化值班值守、预警发布、灾情报送等业务模块智能应用,不断提升防汛指挥调度智能化水平。
数据充分共享、归集是基础。早在4月份,市防汛办就开始分4个工作组对全市16个区开展全覆盖检查。目前,平台已经汇总了近20个委办局的数据,汇总了几十个系统数据。
在智能化“技防”下,可供调配移动的泵车多达102辆,应急排水能力达到每小时10万立方米。备齐备足防汛物资,6个市级、37个区级、271个街镇级防汛仓库储备75大类物资,基本满足正常年景的防汛抢险需求。
人防 2000余支抢险队伍严阵以待
“一网统管”下,重点区域的防汛工作开展得更高效、更有序。上海防汛共有“六大重点区域”:分别是进口博览会主会场及其周边地区、迪士尼及滨海旅游度假区、五角场等下沉式广场、机场及火车站区域、城市动拆迁地块、去年积水严重区域。
面对重点保障区域,“人防”同样是关键,市防汛办主动对接驻沪部队,强化“党政军警民”的防汛抢险联动机制。5月22日举办新任防汛干部和基层防汛责任人专题培训班,持续提升新上任防汛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各区也结合实际,对基层防汛干部开展培训,共开展培训25班次,参加1339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实防汛专家库,市、区两级共计108名专家增补到位。落实2000余支抢险队伍,开展实战演练,不断提升防汛抢险能力。
在预案方面,市防汛办已经完成252个各级各类防汛防台预案修订,特别是针对跨汛施工项目落实“一处一预案”,并根据水利部要求编制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不断提升各级各类防汛防台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积极开展预案演练,市防汛办组织开展海洋灾害应急演练,市教委开展教育系统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据统计,各区汛前组织演练35次,参与2030人次,通过演练提高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各区、各部门也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检查。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排查发现易积水区域、高空坠物、险工险段等主要隐患136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度汛措施。同时,重点聚焦去年“利奇马”台风暴露的积水问题,推进完成358个小区、14座下立交、41条道路积水问题整改。
在这张无形的“网”中,防汛工作变得更智能、更先进、更敏锐,也让市民的城市生活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
渔阳里王炸文创单品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