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早期“纯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100%
2020-06-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广兆 张扬   

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来消息,该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领衔的团队,针对“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开展了大量研究,首次系统定义该类型肺癌为一种特殊的临床亚型,并针对其特性提出了分类而治的策略,制定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诊治的“复旦标准”,系列成果在《胸部肿瘤杂志》《胸外科年鉴》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长期以来,“磨玻璃结节”困惑着不少人群。一方面,有研究证实95%在体检中发现的肺癌,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均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另一方面,“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越来越多见于传统肺癌的“低危人群”,令人闻之色变。    

“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意识的深化,肺部‘磨玻璃结节’已经成为当前体检中的常见名词,临床中‘磨玻璃型’肺癌也非常多见”,陈海泉教授表示,“这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上呈现与周边肺组织密度不一样的结构——密度增高、但仍能看清楚其中的血管纹理,因而也被称为是‘磨玻璃型’。”   

陈海泉教授认为,一些在影像学报告上表现为同样特征的“磨玻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肺癌亚型。为此,在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中,陈海泉教授团队纳入了878例“磨玻璃结节型”浸润性肺腺癌临床病例,证实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在病理上除了可以对应贴壁亚型肺腺癌外,也可以是腺泡亚型、乳头亚型或其他亚型的腺癌,即使是在“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中,非贴壁亚型的肺腺癌比例也达到44.5%。该成果首次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肺癌亚型,破除了以往的笼统定义,为此类肺癌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    

陈海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结节“透明度”是临床IA期和浸润性病例I期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的重要预后因素。在临床上,根据结节的“透明度”,可以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此类肺癌病灶呈现在医学影像学上比较均匀;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此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为“透明度不均”,部分不透明;实性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这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几乎不透明。这三类肺癌的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100%、87.6%和73.2%。    

外科手术是治疗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主要手段。在陈海泉教授团队外科手术切除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中,恶性比例占93%。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王广兆 张扬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