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多年,​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记者随首发车探路→
2020-07-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施培琦/图、视频 

沪通两地期盼了多年的沪苏通铁路终于开通了!今天(1日)11点28分,随着上海-南通C3836次列车缓缓从上海站驶出,沪通两地之间的铁路出行开启了新篇章——上海到南通“曲线变直线”,无需再经南京中转;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结束“地无寸铁”的历史,步入高铁时代。这条备受关注的新线有什么亮点?旅客乘坐动车的感受如何?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跟随首发车进行了采访。

【现场】

 旅客  盼了两年多终于通车了! 

“终于开通了!我从6月开始就天天刷12306,想看看什么时候开始卖票。”C3836次列车从上海站开出后,坐在10车厢的旅客周小姐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感慨地说,旁边的鞠先生也深有同感地点头。

周小姐与鞠先生是一对异地情侣,她在南通,鞠先生在上海,这几年为了不时相见,他们坐够了大巴。“坐大巴从南通到上海车程要2个多小时,但是苏通大桥经常堵车,所以很多时候到上海都要3个多小时,我又晕车,每次路上都很痛苦。”周小姐说,从两年多前她就开始盼着沪苏通铁路通车,看新闻得知6月底具备开通条件后,就一直刷铁路12306网站,“真的是满怀期待,所以昨天(6月30日)车票一开售我就赶紧抢票了。”

对于能乘坐首发车回南通,周小姐很开心。“我工作比较忙,每次来上海都是下班后从南通出发,第二天上午返回,本来时间就不是太多,来回路上就要花费6个小时,以后坐火车就方便多了,路上时间更少,我们也能更经常见面。”

旅客陈先生和妻子昨天(6月30日)从南通来上海办事,也非常幸运地乘坐首发列车返回南通。“我们来的时候是包的顺风车,晚上得知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就赶紧上网抢票,结果到南通的车票已经卖光了,只抢到了到张家港的。”陈先生说,他之前在上海工作过,每次往来沪通两地都是坐大巴,“与大巴相比,动车又快又便宜,以后往来就更方便了。”

首发车上,还有一批铁路爱好者第一时间“尝鲜”,他们很多都是00后大学生。齐齐哈尔大学大一学生祁镇是上海人,他带着厚厚一本集满火车票的册子,里面都是这几年他在各地体验的车票,“因为疫情,这个学期学校没有开学,所以正好有时间可以体验。”同样读大一的哈萨克族姑娘斯依娜提也是专门赶到上海来体验首发车,“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开通时我们也去体验了,今天体验完沪苏通就回家了。”

【意义】

 南通  “向南不通”历史终结 

沪苏通铁路是今年江苏省、上海市开通运营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上海时隔9年后又新增的一条直接与上海连接的铁路新线。而它的开通,对增强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受制于长江天堑阻隔,苏中南通、泰州、扬州等江北群众坐火车去往江南需要通过南京中转,十分不便。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沿线城市去往沪浙方向的铁路出行径路“曲线变直线”,乘高铁可直达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南通“向南不通”的难题终于解决。同时,苏南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全国“百强县”也终结了“地无寸铁”的历史,步入高铁时代。而伴随着今年年底盐通铁路开通运营,苏北、苏中与上海、浙江之间将形成一条便捷的沿海铁路通道,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沪苏通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设赵甸、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南、安亭西9个车站。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旅客列车最高44.5对,开行货物列车6对。

随着沪苏通铁路开通,上海-南通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原来的3.5小时左右大幅压缩到1小时6分钟;上海虹桥-泰州最快只需1小时48分钟;上海虹桥-扬州最快2小时22分钟;上海虹桥-太仓最快32分钟;上海虹桥-常熟最快48分钟,上海虹桥-张家港最快53分钟。

 【亮点一】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领跑世界的超级工程

随着沪苏通铁路开通,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也正式“亮相”,万里晴空之下,这座公铁大桥像一条曼妙飘逸的玉带,环抱着长江的腰肢。作为沪苏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承载着4线铁路和6车道高速公路,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是一项领跑世界的超级工程。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南起苏州市张家港市、北至南通市通州区,位于江阴大桥下游45公里,苏通大桥上游40公里,与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通道建设。沪苏通铁路等级为I级,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通苏嘉城际铁路为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锡通公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大桥全长11072米,主航道桥为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双塔斜拉桥,主塔高330米,约110层楼高,是世界上主塔最高、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在宽度近6公里的长江入海口附近建造公铁大桥,是世界级难题。在大桥建设中,铁路各参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形成了65项专利、创造了14项新工法,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五个“世界首创”,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除了建造技术过硬,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还是一座“智慧”大桥,其公路面采用华为5G新型微站覆盖,铁路面采用中天新型5G泄漏电缆覆盖,引桥部分采用多座超高铁塔站点进行补充覆盖。大桥能满足用户高速上网、高清语音通话、VR/AR等5G应用。

据介绍,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实时监控桥梁状态的大桥健康监测系统,也将同步投入使用。

 【亮点二】 

动车穿越锦绣画廊,铁路沿线四季常绿

乘坐动车从上海前往南通,一路上窗外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沪苏通铁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始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态环境。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是沪苏通铁路途经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内阡陌纵横、水网密布,稻田、池塘相映成趣,河流、湿地生意盎然,是珍贵的江南水乡原生态风貌保护区。而针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铁路建设单位制订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建成了湿地景观带,实现了铁路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沪苏通铁路施工中,相关部门尽量少扰动环境,能避开的树木坚决不搬迁;河流水系下穿铁路时建造涵洞,确保原有水系畅通无阻;高路基段采用圬工边坡加绿化的形式,让铁路与湿地环境融为一体。施工完成后,专业绿化团队进场,对线路两侧6万多平方米区域进行绿化和美化,所采用的树种有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海桐球、夹竹桃、紫薇、樱花、红枫等,与原有自然树种无缝衔接,确保铁路沿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乔灌结合、错落有致。

今后,旅客乘高铁沿沪苏通铁路穿行在长江两岸,可见线路两侧现代交通设施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周边田畴载绿、花木扶疏,碧树掩映着粉墙黛瓦,乘高铁旅行,就像行走在百里风景画廊中。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